游客您好,您还没有登录哦!
免费注册
|
登录
首页
行业要闻
冶金技术
专题专栏
咨询报告
会议会展
数字报
PDF版
数据库
English
您的位置:
首页
>
冶金技术
>
节能环保
>
列表页
“环保诊断”在钢铁企业中的作用
结合钢铁企业环保诊断实践,论述了在企业开展的程序和方式,分析了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对环保问题进行了梳理分类,满足了企业的不同层次需求。在此基础上,指出环保咨询和专业技术人员相结合是进一步提高
高炉渣转化为高附加值功能材料及其应用
炼铁工艺的副产品高炉渣大多作为水泥、混凝土、路基材等土木工程的建筑材料再利用,但由于产量增加、处置场地缺乏、环保标准严格化等原因,炉渣高附加值化及新利用技术开发的需求愈加强烈。高炉渣的主要成分
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专利维权的声明
近期,我公司发现有单位或个人无视国家专利法律法规,在未获得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书面同意或者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实施我公司所有的专利,该行为严重侵害了我公司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在
钢渣利用途径及安定化处理探讨
我国钢渣年产生量在1亿吨以上,但利用率不到30@,钢渣的资源化利用任重道远。本文首先对钢渣主要利用途径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其次对主要利用途径涉及标准的安定性要求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利用途径和安
美国大河钢铁公司水处理站介绍
美国大河钢铁公司位于美国阿肯色州奥西奥拉市,2015年新建热轧带钢项目。一期建成后,年生产热轧带钢150万吨,后期年产量将达到250-300万吨。该项目包括EAF电弧炉炼钢、RH精炼、CSP薄
高炉渣干法粒化技术进展
1前言 全球每年会产生约40亿吨高炉渣,出渣温度约1500℃。目前,炉渣是用大量的水在湿式造粒机中进行粒化处理,至今,还不可能利用熔融炉渣的余热,大约1.7 GJ/t。 然而,在以
环保型“水基”转炉大面自流料技术实践
本文对比了环保型 “水基”转炉大面自流料与传统型转炉大面修补料的指标特性及应用效果。实践表明:环保型“水基”转炉大面自流料采用无机环保型液体结合剂,不添加沥青和树脂等有机物,安全环保;与传统转
标准推进绿色铁矿山建设
近年来,我国提出加快生态文明、推进智慧矿山、绿色矿山建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化资源管理对自然生态的源头保护作用;在矿山开采、建设、维护一体化中,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加快矿山地质环境
生物质在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生物质,有研究已经证实,这些生物残渣可以应用于钢铁生产。钢铁工业迫切需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采用生物质替代部分原燃料装入高炉中,这是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
瑞典加快无化石能源钢铁生产的步伐
瑞典SSAB公司已经制定了一项计划,即在找到无化石能源钢铁生产的解决方案之前,就要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其目标是到2045年实现无化石能源消耗。SSAB公司业务的转变是SSAB钢铁公司、LKA
|<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
共
352
条记录
17/36
页
冶金技术
百年首钢 百炼成钢
钢铁行业“十三五”智能制造发展成果
高炉渣连续凝固时裂纹生成行为的研究
日本螺栓用钢氢脆问题研究动向
纳米复合涂层合金镀层钢板的综合性能评价
瑞典钢铁公司47号新热风炉试车成功
专题栏目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技术报道:棒线材生产工艺及装备的最新发展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技术报道:高精度热轧自动化控制系统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技术报道:板形综合控制技术的自主研发及创新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技术报道:板带钢控轧控冷技术
钢材深加工专题1:浅谈我国钢铁工业对深加工的认识历程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一) 室兰钢铁厂用钢渣骨料配制重混凝土的研究
推荐新闻
《世界金属导报》手机报新版本发布,免费下载,免费看
华鼎铜业与北大先锋再次合作侧吹炉配套6000立方制氧项目
印度11月份成品钢材出口连续第三个月下降
东盟或将受益于缅甸和柬埔寨钢材需求增长
中冶节能环保:牢记历史使命 矢志绿色发展
马来西亚金狮工业将新建高炉并重启热轧卷生产
点击排行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一) 室兰钢铁厂用钢渣骨料配制重混凝土的研究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二) 鹿岛钢铁厂钢铁渣利用技术的开发
钢铁行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五) 八幡厂钢铁渣的利用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三) 名古屋厂铁水预处理炉渣肥料化的开发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四) 广畑厂灰石材生产利用技术的开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燕山大学国家冷轧板带装备及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科技大学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金属学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钢铁标准网
冶金信息网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属世界金属导报社所有,未经《世界金属导报》书面授权,请勿以任何方式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74号(邮编:100730)
京ICP备11022607号-15
Copyright ? 2004-2021 by www.worldmetals.com.cn.www.worldmetal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