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您还没有登录哦! 免费注册|登录
您的位置:首页  > 编辑推荐新闻  > 正文
借“去产能”之势构建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新业态
信息来源:世界金属导报2016-05-17F02      时间:2016-05-16 11:59:15

鞍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唐复平在第九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上的发言谈了对钢铁行业“去产能”目标的认识,“去产能”过程中提高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的必要性,以及关于我国有效“去产能”途径的思考。

对钢铁行业“去产能”目标的认识

钢铁行业“去产能”的背景

2015年,我国粗钢产量自1981年来首次出现年度下降;中钢协会员企业全年亏损645.34亿元,我国钢铁行业生产经营十分困难。全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市场低迷,市场呈现过度竞争状态,钢铁行业“去产能”迫在眉睫。唐复平称,“去产能”是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钢铁业回归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今年初,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6号),对钢铁行业“去产能”进行了具体部署,并明确了目标。

对我国钢铁行业“去产能”目标的认识

唐复平指出,当前我国钢铁行业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产能严重过剩;二是产业集中度过低。这两个问题同时存在,造成钢铁行业过度竞争,出现行业乱象。极端地讲,如果中国只有一家钢铁企业,即使产能严重过剩,也可通过自身限产达到保价的目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垄断不行,但过度竞争也不行,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本轮的钢铁行业结构调整,既要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还要解决行业良性发展问题;要解决行业良性发展问题,就必须解决产业集中度过低的问题。所以,单纯的“去产能”只是暂时的平衡,只有把“去产能”和兼并重组、合理布局并重实施,即“产能适度、集中度高、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竞争力强”才是钢铁行业结构调整的理想目标形态,整个钢铁行业才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去产能”过程中提高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的必要性

行业集中度低是我国钢铁行业走向恶性竞争的重要原因

唐复平表示,国家一直非常重视钢铁行业集中度对行业良性发展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近年来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不升反降,CR10从2010年的48.6%降到2015年的34.2%,远低于规划目标水平,成为导致行业恶性竞争的重要原因。钢铁企业集中度低,限产保价能力严重缺乏。企业自律差,打价格战,钢材价格持续下跌,行业陷入恶性竞争状态。

提高行业集中度是世界钢铁行业“去产能”、调结构的历史经验总结

唐复平称,美日欧等发达国家钢铁行业“去产能”、调结构的调整期都持续了几十年,通过调整,行业完成了转型升级,实现了产品结构升级,新工艺和节能环保技术获得了长足发展,竞争力大大增强,粗钢产量也维持在相对合理水平。纵观发达国家钢铁工业调整的手段,主要是在政府引导下大规模的并购显著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并购后,大的企业集团整合了生产技术、产品技术和研发能力,关停、改造集团内老旧设备,合理调整产业和市场布局,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生产优化和效率大幅度提高,在市场低迷期,行业自律能力强。“去产能”过程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完备的产业进入、退出政策和环保政策为产业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日本建立了完整的产业政策体系,并且得到了有效执行,这对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去产能”过程中提高产业集中度是钢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唐复平表示,通过市场化竞争淘汰产能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是有效的,但其潜力是有限的,适度竞争和可协调的发展状态是各国钢铁行业的相对理想产业形态,所以适当的产业集中度是行业良性发展的必然形式。这种格局可以实现良好的行业自律,行业的长久健康发展。目前中国钢铁工业正处于调整期,由于前期规模的过度扩张,企业过于分散,集中度过低,在供大于求的时候过度竞争充分显现,整个行业陷入困境。从这个层面来讲,在“去产能”过程中加快兼并重组、提高集中度,是中国钢铁行业实现良性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若“去产能”后产业集中度仍然低下,即使“去产能”的效果阶段性显现,一旦行业复苏,产能仍然会迅速大规模无控制释放,则新的一轮产能竞争又将重新开始,产能过剩问题可能还会再次凸显。

关于我国有效“去产能”途径的思考

去产能途径分析

唐复平指出,单纯的“去产能”是治标,在“去产能”同时提高产业集中度才能标本兼治,在“去产能”中重组,在重组中“去产能”。中央提出的“兼并重组改造一批、强化管理提升一批、清理淘汰退出一批”原则非常正确,应该坚持在这一原则下的三个“去产能”途径。

第一是依法依规清理淘汰一批。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达不到标准要求的钢铁产能要依法依规退出。特别是不能让已经淘汰的企业改头换面死灰复燃,这项工作做到实处,“去产能”一定会取得明显和实质性成效。

第二是企业转型升级主动退出一批。这是企业根据所处市场环境和自身条件做出的转型转产战略性选择,主动退出钢铁行业转型发展。

第三是通过兼并重组改造优化退出一批。根据目标市场需求调整自身结构,削减不合理产能,是“去产能”过程中的重要工作,这既可以提高产业集中度,又可以有效化解产能,实现企业与市场的良好衔接,是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化解过剩产能的有效途径。

“去产能”应关注的问题

唐复平提醒在“去产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化解过剩产能要坚持两手一起抓,即依法依规清理和政策引导主动退出一起抓。

二是化解钢铁过剩产能不能走“平均化”路子。国发6号文件明确指出,“去产能”要坚持突出重点、整体部署、重点突破。因此,“去产能”工作不能搞“平均化”,“去产能”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我国钢铁行业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若“平均化”的“去产能”,不但可能进一步降低产业集中度,而且可能会削弱优势企业的竞争力。

三是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应该走“集团化”去产能。我国钢铁行业重组的经验证明,只有企业发挥市场化兼并重组的主体作用,政府给予统筹规划和相关政策支持,才能实现重组的目的。“集团化”兼并重组可实现跨区域、跨所有制调整。因此,国家可通过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全国钢铁产业布局,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并按目标要求监督检查。通过“集团化”重组,在有效“去产能”和控制产量的同时实现结构调整、布局优化,这样做产能化解总成本低,产能化解速度相对较快,调节供需平衡能力强,对区域经济稳定支撑作用强。

四是杜绝淘汰企业的死灰复燃。先期停产、破产企业的竞争力差,属应淘汰的落后产能,原则上不应再实施破产重组,在剥离相关负担后再重启,会加重加剧行业的过剩状态和竞争格局。所以,要十分关注应淘汰的钢铁企业以各种形式重新启动的可能性,杜绝这类企业的死灰复燃。

分享到: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燕山大学国家冷轧板带装备及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科技大学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金属学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钢铁标准网     冶金信息网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属世界金属导报社所有,未经《世界金属导报》书面授权,请勿以任何方式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74号(邮编:100730)
京ICP备11022607号-15 Copyright ? 2004-2021 by www.worldmetals.com.cn.www.worldmetal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