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您还没有登录哦! 免费注册|登录
您的位置:首页  > 编辑推荐新闻  > 正文
科技创新为山冶设计高质量发展赋能
信息来源:世界金属导报2021-08-31B01      时间:2021-08-31 00:00:00

3月20日荣获2021年度济南市“百强领跑企业”,5月10日荣获中国钢铁 “优秀品牌供应商” “科技宣传优秀品牌”“绿色低碳优秀品牌”称号,6月5日荣获中国“钢铁产业链绿色标杆企业”称号……

近年来,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山冶设计)在技术领域不断创新并形成一件件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一件件技术成果被转化及应用,一件件特色产品被市场认可得以推广实施。自2008年以来,山冶设计一直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此外还被评为“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中国钢铁技术与服务供应商品牌企业”、工信部“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单位”,获得“十三五钢铁工业创新工程奖”等,以硬实力践行高质量发展。。董事长魏新民——山冶设计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技术创新史,多年来山冶设计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把握趋势,为科技创新找准着力点

“十五”期间国家大力推广“三干三利用”节能环保技术,山冶设计一举贡献了高炉干法除尘和转炉干法除尘两项技术,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2001年,山冶设计在国内首家引进卡鲁金顶燃式热风炉技术,吸收改进后成功研发了改进型顶燃式热风炉技术,该技术和高炉干法除尘技术已基本成为国内高炉的标配。

“十一五”时期山冶设计全力开展钢铁余热余能利用、节能环保、产品高质化等方面的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了技术水平和行业影响力。其中2006年国内首创电炉余热利用装置,经过不断创新,吨钢产汽量达到240kg,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十二五、十三五”时期山冶设计紧抓钢铁行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开发了钢铁零界面、特大型长寿高炉、低碳烧结、大型绿色智能焦炉、热连轧高架式布置、地基强夯置换、短距离高压供电、全厂废水零排放、全厂智能协同管控等技术,并依托山钢日照精品基地项目付诸实施,取得了非常好的生产运行效果。特别是山冶设计自主设计并总包的2×5100m3高炉集成应用了很多高效、低耗、长寿、环保、智能化等技术措施,是目前国内外采用EPC模式建成的最大容积高炉,运行指标达到了国内同等炉型的先进水平,同时该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奖;为其量身打造的4×58孔7.3m大型绿色智能焦炉实现了焦炉流程功能重构优化,使焦炉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达到国家和山东省特别限值排放标准,焦炉炼焦耗热量达到特级炉标准,

是代表世界一流工艺水平的大型绿色智能焦炉,该技术被评为“2020年度世界钢铁工业十大技术”。

截至目前,山冶设计累计申请国内专利278项,获得授权170项;累计申请国外专利27项,获得授权23项。

优化体制,为科技创新搭建好广阔平台

山冶设计通过召开科技工作大会,表彰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为广大职工树立研发创新典型和标杆,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创新积极性。

山冶设计制定实施了《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管理规定》、《技术成果奖励办法》、《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实施办法》等技术创新相关规定,以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鼓励全体职工积极开展新技术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提升科技成果产出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制定实施了《研发费用投入核算管理办法》,以优化管理研发费用核算,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为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推进科技创新日常化、规范化,山冶设计成立了总工办管理体系,为技术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2018年,山钢集团建设“一院多中心”研发体系,为此山冶设计成立了山钢研究院工程设计绿色智能应用研发中心,建立了以主要领导挂帅、副总负责、科技部及总工办和各专业部门相结合的专兼职研发机构,建立了内部开放式创新创业平台。为了更好地推动钢铁工业的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山冶设计先后成立了山冶智信、山冶能源、节能环保等机构部门,将创新融入生产,以工程项目促进科技创新。

通过上述措施,山冶设计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初步打造了开放共享、定位清晰、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形成了决策层、科技工作管理层及技术创新执行层三位一体体系,有效推动了科技创新工作的提升。

加大投入,为科技创新夯实基础

近年来,山冶设计持续大力度投入研发费用,每年的研发费均在亿元左右,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与此同时,山冶设计积极主动与各级政府部门沟通,充分了解研究各级政府部门推出的相关科技研发计划、科技资金补助等相关政策,在政策范围内争取最多的科技创新资金。

近年来,累计获得科技进步奖40余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14项;有数十项科技成果实施转化,成功应用到国内外工程中,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累计有43项科技成果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其中10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还有很多的特色亮点技术以技术秘密的形式予以保护。其中国内唯一研发出炼焦煤破碎与干燥一体化技术,换热强度高,节能环保,处于国际先进国水平;大型焦炉技术被中国金属学会评定为国际先进技术。

人才强企,为科技创新注入活力

山冶设计拥有各类注册工程师300多人,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数占总人数80%,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总人数93%。

人才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活力源泉,山冶设计把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研发积累具有领先地位的专有技术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

山冶设计充分用好现有的科技队伍力量,尤其利用好许多长期摸爬滚打在一线,具有丰富现场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实践优势。吸收外界优秀人才,重点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有力推动了新技术的研发。完善科技人员评价制度,畅通人才成长通道。建立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和激励机制,真正以业绩、以成果为评价人才的标准。健全科技激励机制,用良好的待遇留住人、激励人。加大成果奖励、收益奖励等政策落实力度,使创新者得到应有荣誉和回报,增强科技人员的持久创新动力。

建立专家讲堂制度,切实提高职工的综合业务能力,让更多的专业人员扩宽知识面,提高基础业务能力的同时,了解不同专业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实现不同专业知识的融合,激发职工创新灵感。山冶设计还建立了导师带徒制度,促使新招聘毕业生快速成才,挖掘员工潜能,助力高质量发展。

强化合作,为科技创新完善生态圈

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山冶设计与科研院所、高校、科技型企业密切合作,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合作宗旨,发挥设计院集成创新龙头作用。

2020年,山冶设计与山东大学联合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专项、“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城市固废全过程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项目通过国家评审,已正式立项实施,其中山冶设计承担的“钢铁转炉协同处置废油桶”任务正稳步推进。另外,通过校企合作输入新鲜活力,山冶设计还与北京科技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山东建筑大学、中欧膜技术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立长期、稳定、全面、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谋求合作,借助高校的优良科技创新人才和资源推动科技创新研发工作,合作成效开始逐步显现。

山冶设计高度重视与国内外科技型企业的合作。先后与普锐特冶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合作烧结机选择性烟气循环技术、与意大利保尔沃特公司合作大型绿色智能焦炉技术均促进了山冶设计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山冶设计与山东墨龙石油机械有限公司签订了HIsmel t熔融还原技术及市场开发战略合作协议,HIsmel t熔融还原技术是世界短流程钢铁冶炼路线之一,对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山冶设计还与陕鼓集团、葛洲坝赛诺(日照)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耐材等知名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谋创新。

继往开来,为科技创新赋新能

坚持科技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道路是山冶设计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山冶设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也是山冶设计开辟国内外市场的制胜法宝。

今后一个时期,山冶设计将从以下方面落实科技创新:一是要聚焦国家需求,提高站位谋篇布局,把山冶设计置身于全国、全行业科技创新格局中,提高科技创新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二是认真落实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针政策,融入智能绿色发展大趋势,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智能化和低碳绿色发展;三是强化科技创新制度建设,搭建更加广阔的科技创新平台,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力度,营造更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引导全体职工在设计、施工、运营过程中全方位参与到科技创新;四是加强与高效、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的创新合作,进一步开拓视野,形成强大创新合力,通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培育更多的专有技术和前沿技术;五是要继续规范知识产权管理,充分利用知识产权资源,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

只有坚持创新,才能走得更远。一路创新而来的山冶设计定将一路创新的继续走下去,满怀信心、坚定不移地迈向更高更远的目标。

(吴洪勋 刘勇 汤彦玲)

分享到: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燕山大学国家冷轧板带装备及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科技大学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金属学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钢铁标准网     冶金信息网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属世界金属导报社所有,未经《世界金属导报》书面授权,请勿以任何方式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74号(邮编:100730)
京ICP备11022607号-15 Copyright @ 2004-2021 by www.worldmetals.com.cn www.worldmetal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