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工业节能诊断服务工作的通知》,经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和中央企业推荐、公开招标等程序,确定149家工业节能诊断服务机构为124家重点企业开展全面节能诊断、118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专项节能诊断。
工业节能诊断服务机构应按照本通知明确的时间进度和工作要求,依据重点行业领域节能诊断服务指南,确保高质量完成诊断任务。及时将工作开展情况及节能诊断报告报送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中央企业,同步报送工业节能诊断服务平台(https://www.gmpsp.org.cn)。
钢铁企业节能诊断服务指南(2020年版)指出,市场化组织为钢铁企业实施节能诊断服务的程序一般包括前期准备、诊断实施和报告编制三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明确诊断任务、组建诊断团队、确定诊断依据、编制工作计划等;
2)诊断实施阶段:动员与对接、收集相关资料、现场调研、开展能源利用诊断、开展能源效率诊断、开展能源管理诊断等;
3)报告编制阶段:汇总诊断结果、指出存在问题、提出节能潜力和节能改造建议等,最终形成《钢铁企业节能诊断报告》。
节能服务第三方机构应根据钢铁企业不同流程的用能特点,开展钢铁企业节能诊断活动,进行其能源利用状况的调查、分析和评价。钢铁企业节能诊断涉及的能源种类应包括煤炭、焦炭、电力、天然气、水以及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的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焦炉煤气、氢气、氧气、氮气、氩气、压缩空气、蒸汽、余热及非余热的余能等。钢铁企业节能诊断应明确诊断范围、边界、目标和内容。钢铁行业节能诊断采用的资料、文件和数据应真实有效,能源相关数据应具有代表性,数据的收集、验证和分析过程应可追溯、可验证。节能诊断人员应熟悉国家和企业所在地节能法规政策,了解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和用能特点,具备丰富的节能诊断工作经验。诊断组应包括熟悉节能法规、标准规范、钢铁生产工艺、装备、原料条件及节能技术的人员,以及具备计量、统计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节能诊断机构与人员应保持独立、客观和公正,避免存在个人、财务或其他方面的利益冲突。节能诊断机构和人员对钢铁企业的信息负有保密义务,应承担保密责任。
该指南还在附件中给出了节能诊断报告的参考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