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3日,“第三届钢铁工业智能制造标准与技术大会”在山东临沂成功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指导,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主办,山东钢铁集团永锋临港有限公司、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世界金属导报社联合承办,中冶赛迪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协办,冶金工业出版社支持。
本次大会以励“智”前行 “永”为先锋为主题,采用线上 线下相结合的交流形式,对钢铁行业发展新形势、新政策、智能制造先进技术及应用案例、智能标准化建设及应用等议题进行了研讨,充分发挥标准领航的作用,积极推进智能制造成熟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广泛应用,加速钢铁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程。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助理付静、全国钢标委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组秘书长刘斓冰分别主持上午和下午的会议。
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嘉宾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装备与材料标准处处长曹一丁、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智能制造处处长赵奉杰、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姜维、北京科技大学原校长徐金梧、山东省临沂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毕黎明、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张龙强、山东省工信厅装备处处长邱晨、永锋集团董事长刘锋、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科技环保处处长符鑫峰、中国金属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高怀、永锋集团副总经理李传永、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丛力群、永锋临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逄晓男、中冶赛迪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灿等。来自行业协学会、钢铁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信息技术供应商、服务商、新闻媒体等单位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了现场会议,线上直播吸引了近2万人次关注。
山东省临沂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毕黎明在致欢迎词时表示,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是以产出支撑全市进位的强劲增长极,临港精品钢产业基地入选山东省钢铁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产业基地重大项目。预计到2025年和2030年,临港精品钢产业基地主营业务收入将分别达到3000亿元和5000亿元,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山东钢铁集团永锋临港有限公司坚定不移落实工业互联网战略,成为行业内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流程智能化工厂,为推进临沂市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曹一丁在致辞中指出,钢铁行业实施智能制造具备紧迫的内驱性、实现的可行性、广泛实施的可复制性、较好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基础等优势条件。他希望钢铁行业智能制造领域的专家和企业继续积极关注并参与到智能制造标准化建设的事业中来,将中国钢铁工业在智能制造领域创造的先进经验转化为标准,不断为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与发展添砖加瓦;加强前沿领域标准研究,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强化应用实施,做好标准宣贯推广和应用试点;推动开放合作,实现“标准走出去”。
赵奉杰在视频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工信部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智能制造发展道路。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智能制造已由“理念普及、试点示范”进入到“系统创新、深化应用”的新阶段,智能制造应用规模和水平进入全球前列。2021-2022,工信部组织遴选了209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凝练出2000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全国钢标委作为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总体组的重要成员单位,近年来在推动智能制造标准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和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工作中,山东钢铁集团永锋临港有限公司等19家钢企入选了示范工厂揭榜单位,标准应用成效显著。
姜维在致辞中指出,标准作为推动智能制造技术在行业应用的重要支撑,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是一项重要且具有深远影响意义的工作。钢铁行业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和钢铁行业迫切需求,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以支撑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技术应用为着力点,三年来积极推进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截至2022年12月,钢铁行业已发布42项中钢协团体标准,另有10项报批,53项在研,全面覆盖智能制造应用场景,逐步完善的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发挥了规范引导的作用,为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钢铁行业融合创新应用发挥了巨大价值。
逄晓男在致辞中称,2019年,山钢和永锋继续发挥混合所有制优势,在临沂临港启动实施焦钢化氢循环经济高端产业园项目,倾力打造全流程智能制造梦工厂,积极抢占制造业竞争制高点。2021年7月,山钢永锋临港一期项目顺利投产达效,共计2010项智能应用上线运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90%以上,2022年被
评为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山钢永锋临港项目数据要素价值优势日益凸显,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位居行业前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徐金梧作了题为《大数据分析及数字化技术工业应用前景》的主题报告,介绍了行业智能制造标准发展现状、钢铁材料数字化研发系统等内容。他分析了韩国浦项、大河钢厂、宝武等标杆企业智能制造模式,提出构建钢铁行业智能制造系统框架的方式;分享了数字化材料研发的概念与技术路线、工业应用实例、系统功能拓展情况等;阐述了基地集中操控中心在钢铁行业不同场景的具体应用,包括智能料场系统、高炉系统架构、智能钢铸系统、智能钢轧系统等。最后,他强调,工业4.0不仅仅是场技术革命,更重要的是对企业经营理念、组织模式、产品结构等深层次的改革和转型。
张龙强作了主题为《2023钢铁行业发展态势分析》的报告,从供给、需求、市场价格、进出口、行业效益等方面,分析了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形势并作出预判。他认为,全球钢铁产量将进入新一轮波动调整期,中国钢铁也将开启波动调整。2023年,大概率继续实施产量调控,内需增强、需求拓展将逐步发力,全年产需将与2022年相当;在产量硬约束和需求短期未明显改观下,战略转型、产品结构调整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能效提升三年行动是近几年低碳重点工作,同时满足产业政策要求,并有利于降成本;数字化、智能化是保障安全、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随后,他总结汇报了钢铁工业2022智能制造工作进展及发展成果,并对下一步钢铁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提出建议——加强体系建设、应用推广、标准研制、对标国际。
会上,张龙强发布了“2022年度钢铁工业智能制造十大要闻”。这是由国内钢铁行业权威性专业媒体《世界金属导报》通过网络征集、自主推荐、报社初选、行业知名专家评选确定的,内容涵盖对钢铁行业格局和未来发展能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智能制造事件和项目。在中国迈向钢铁强国的征程中,彰显了中国钢铁工业的“智慧”。
丛力群以《激活数据要素潜能、赋能行业转型发展——从数据二十条引发的思考》为题作了专题报告。他从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简称:数据二十条)文件着手,提出建立八类数据基础制度及数据要素的价值。通过分析企业数据应用的现状,强调数据是企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企业要利用好存量数据、产生更多的数据,实现资产数字化,整合更大范围的数据,通过数据交互或交易,使数据服务产品化。同时指出大数据赋能业务需要模式创新。
李传永分享了《永锋临港全流程智能工厂建设实践》。他介绍,永锋临港通过对全流程、全工序进行数字化建模与数据采集;数字化岗位画像;对设备全生命周期进行数字化管理,沉淀点检、润滑等标准40000余项等,实现了生产数字化。永锋临港结合智能化技术,固化优秀操作经验,实现炼铁、炼钢、轧钢生产及设备运维的标准化作业;基于精益理念,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生产瓶颈环节,减少浪费,实现生产成本管控、生产绩效管控、生产节奏管控、物流管控的精细化。永锋临港全流程智能工厂投运以来,劳动效率大幅度提升、吨钢成本大幅下降,获得了社会关注和行业认可。
徐灿在题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钢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报告中,主要介绍了冶金全流程智能工厂实践与价值创造。据他介绍,山东永锋临港基地项目是中冶赛迪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打造的首个以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统一平台支撑全流程生产业务与数据应用,持续释放数据价值的全流程钢铁智能工厂,突破工序和部门边界,支撑企业协同与组织结构扁平化。他表示,作为钢铁工业智能制造的开创者和引领者,中冶赛迪信息将全力以赴,和客户深入互动,共同实现价值落地,打造智慧数字工厂标杆项目。
刘斓冰作了题为《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及标准应用》的报告。她首先介绍了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进展,目前已有140余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到105项标准的研制工作中,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国家大力提倡标准推广应用,鞍山钢铁等4家企业获评2022年智能制造标准试点示范项目是很好的案例。2023年,工作组要从智能原料场、智能炼铁、智能炼钢、智能轧钢、废钢智能工厂、智慧能源管控方面分领域大力推进已发布42项标准的应用实施。最后,刘斓冰指出,钢铁企业应以效率、效益、低碳、安全为智能制造项目实施的主要发力点,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阶段的规划路径。
江苏永钢集团数字创新部咨询策划室主任赵俊杰分享了《永钢先进智能制造经验》。他指出,永钢集团应用无人机、鹰眼机器视觉、5G、NB-IOT、智能传感和大数据等技术,对排放源清单数据、重点污染区域视频监控数据等进行管理及分析,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实时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全域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评价、污染源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他强调,要推动绿色低碳采购,加强源头减碳,强化供应商管理,提高原辅料采购标准,通过装备 工艺 技术 能源等改造优化,推动全工序降碳,高标准推进生态协同治理。
冶金工业出版社业务总监苏步新介绍《钢铁行业提智增效新思路》时指出,冶金行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与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将成为冶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纲领和行动指南。他从加速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大力研发绿色低碳高端产品、加速产业融合与延伸、加强资金财务成本管理、加快兼并重组步伐、积极实施国际产能合作六个方面提出了钢铁行业提质增效的新思路。(路俊萍 陈士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