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上,部长答记者问继续成为热点。本报特别整理了相关重点内容。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谈到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问题时指出,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直接关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加强顶层谋划,研究制定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指导意见。大的方向是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使我国传统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在高端化方面,一手抓基础支撑,一手抓高端装备引领,也就是说一个“顶天”,一个“立地”,重点实施好两大工程。一是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要突破一批基础元器件、基础零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和基础工艺。二是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要在大飞机、工业母机、深海装备、医疗装备、农机装备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标志性的重点产品。
在智能化方面,已经有了顶层规划,要实施“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聚焦制造业重点产业,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打造一批智能工厂,打造一批智慧供应链。
在绿色化方面,总体上是“1 4”,“1”即总方案,工业领域碳达峰方案;“4”即四个行业,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这四个行业都制定了碳达峰方案。通过顶层设计已经明确了工业碳达峰的目标、任务、途径和措施,下一步就是要一件一件抓落实。首先,实施节能减碳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同时要推广应用节能减碳技术,做大绿色环保产业。另外,要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比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废钢、废纸等的综合利用水平。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环评要素保障要守住“三条底线”,把好“四道关口”
在谈到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时,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近十年来,我国在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污染物排放持续大幅度降低。实践表明,保护生态环境不仅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而且会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促进高质量发展。他强调,要继续强化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评要素保障,守住“三条底线”,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底线,依法依规的底线,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向好、不能变差的底线。同时,把好“四道关口”,即环评审批准入关、排污许可关、监督执法关、督察问责关。
黄润秋指出,要重点关注“五类项目”,即涉“两高”项目、生态敏感项目、中西部地区承接排放比较高的产业转移项目、涉圈水圈地的公园类项目以及社会关注度高的项目,严格审批管理。
此外,黄润秋还谈到国际社会对中国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国特别关注。
2021年10月,我国在云南昆明召开COP15第一阶段会议。去年12月,我国领导和推动的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成功召开。他介绍,第二阶段会议最具历史性、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就是推动达成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及一揽子配套政策措施,包括资金机制,即明确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生物多样性治理的资金,还包括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落地的机制。这也是中国首次作为主席国领导和推动联合国环境领域重大议题谈判取得成功,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历程上打下了深深的中国烙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加大对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的支持
谈到科技创新主体问题时,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党的二十大对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作出明确部署。企业从“技术创新主体”转变为“科技创新主体”,表明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角色、使命、任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不仅是技术创新主体,要解决技术问题,同时也是科学研究主体。王志刚表示,只有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而不仅仅是成果应用的主体,才能使企业从源头全过程参与,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都能发挥主体作用。
“下一步,科技部会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的支持。”王志刚说,不论国有、民营、大中小微企业,只要从事科技创新活动,以科技来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科技部都会全力支持,而且在权利、机会和规则三个方面平等支持。
对于发展人工智能,王志刚称,人工智能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比如,ChatGPT是近期国内外市场高度关注的话题,国内多家企业也相继宣布有相关业务布局。“人工智能是大方向、大领域,它的影响绝不仅仅在科技领域本身。”王志刚希望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大学、科研院所、企业能更好进步,为推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作出中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