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您还没有登录哦! 免费注册|登录
您的位置:首页  > 编辑推荐新闻  > 正文
能源转型升级 钢铁大有可为
信息来源:世界金属导报2023-07-04F01      时间:2023-07-04 00:00:00

 

为准确把握能源转型升级给我国钢铁行业带来的新机遇,6月27日,由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以下简称:信息标准院)、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深圳碳中和生物燃气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世界金属导报承办的2023(第十六届)钢铁工业科技与竞争战略论坛暨新能源用钢创新发展大会在张家港圆满召开。本次论坛以“能源转型升级 钢铁大有可为”为主题,图片直播吸引了3万人次关注。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干勇,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李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信息标准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材料工业处一级调研员林乐福,永卓控股有限公司、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吴毅,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程勇、曹树卫、胡俊辉,信息标准院院长助理赵辉等领导和嘉宾参加会议。信息标准院院长助理、世界金属导报社社长付静与永钢集团副总裁胡俊辉分别主持上午与下午会议。

吴毅总裁在欢迎辞中提到,近年来,永钢围绕“普转优、优转特、特转精”发展战略,重点推进钢铁产线装备改造升级,实现产品结构升级,由原先以普钢为主转向为以优特钢为主的产品结构,产品逐步实现了高端化、高新化、系列化,优特钢产销比超70%。在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指引下,永钢紧盯绿色清洁能源的发展趋势,不断加大新能源钢材产品研发力度,在风电、光伏和氢能用钢的研发和生产上取得了一定突破。他表示,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新赛道,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钢铁行业新的发展机遇。本次会议汇聚了钢铁冶金行业顶尖的技术专家、专业学者和企业同仁,希望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增进永钢与各方交流与合作,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共同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李健二级巡视员在致辞中提到,江苏是钢铁大省,也是特钢强省,其中重点企业生产的能源用钢凭借其优异的强韧性、耐腐蚀性、可焊性等为我国能源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部分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他表示,随着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能源加速转型,风电和光伏发电建设规模不断提升,国内新能源用钢市场容量巨大,从而推动清洁能源行业“钢需”再起新征程。未来,在发电成本持续下降、政策持续利好及新兴市场快速兴起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全球风电、光伏市场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将有效支撑钢铁消费需求增长。他认为,钢铁企业应以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为契机,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工作,以实际行动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并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高度关注能源转型发展;二是积极参与新能源项目建设,加大新能源用钢市场分析和研发力度;三是与新能源行业联合开展净零排放产线建设。

为加强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加快新能源用钢铁材料提质升级以及创新突破,促进我国绿色能源高效利用和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来自科研院所、高校、钢铁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的多位专家作了精彩报告。

干勇院士在题为《新材料科技创新支撑“双碳”战略》的报告中指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是全球大势、时代命题,关乎人类未来生存发展。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压力,我国先后倡议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并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远景目标。能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础,而新材料是推动能源与工业革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核心动力。新材料作为高新技术的基础和先导,材料科技的绿色创新将对“3060”双碳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材料的自身属性决定了其在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先进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的上游,贯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对下游应用产业的带动性强,辐射面广。

干勇院士强调,新材料产业是全球竞争的焦点领域,发达国家加速布局,意图进一步扩大高端材料领先优势。而目前我国材料科技创新尚未建立起体系化发展能力,还存在创新发展投入不足;原始创新能力弱;材料创新平台多,但力量分散,尚未形成合力;产业基础能力薄弱,难以支撑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等问题。他指出,当前,材料领域发展进入关键窗口期,面临重大机遇,

我国应抓紧布局。随着产业升级,很多材料的应用步入快速增长阶段,市场需求的巨大牵引促进了化合物半导体成材率、生物基材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稀土永磁等材料的发展进步和未来布局。材料应用的“爆发式增长期”正在到来,我国应抓紧布局,乘胜追击,持续发力。

干勇院士具体介绍了我国及先进国家在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稀土磁性材料、先进碳材料、半导体化合物等新材料方面的研发重点和取得的进展。他指出,结合新一轮能源革命,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紧密围绕新能源、新动力领域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能源材料研究主要包括电能的清洁获取、电能的规模储存、电能的高效利用三个方向。主要开展新型太阳能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照明、稀土永磁电机、碳化硅高功率器件等关键材料与技术研究,支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转型、海陆空天交通电动化和智能化。

干勇院士认为,“十四五”能源新材料领域的重点研究任务应围绕智能电动领域的应用需求和产业目标,以国内先进研发机构及龙头企业为基础,重点研究电池、电机、电控相关的关键材料与技术,解决载流子输运机制、界面演化、存储转化机理等科学问题。实现光伏材料规模化合成和器件制备、开发本质安全的长寿命电池、生产低缺陷高质量碳化硅晶体及低成本稀土永磁材料、获得高性能显示应用的LED外延片和芯片、制造大功率低阈值绿色激光器,推动核心技术规模化应用,解决基础材料“卡脖子”难题。

张龙强院长在作题为《我国钢铁形势分析研判及新能源用钢标准工作进展》的报告时指出,当前我国钢铁行业总体运营情况偏弱。他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钢材价格变化趋势、钢材进出口情况以及行业效益,指出我国钢铁工业的竞争力正在稳步增强。目前我国钢铁行业正在经历第六次市场下行周期。面对市场下行压力时,应保持战略定力,抓住变革机遇,战略转型和产品结构调整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他指出,2023年5月份中国钢铁运营景气指数(SOPI)为68.6点,环比下降2.3点,处于“一般”区间,SOPI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并突破下预警区,显示当前我国钢铁行业处于低效益状态,如果不采取产量调控,供给将明显大于需求,钢材价格中低位徘徊,行业形势不容乐观。

展望未来,张龙强院长提出,世界钢铁已进入中国时代,中国钢铁将引领世界百年。他作出两个基本判断,一是当前全球钢铁产量将进入新一轮波动调整期,中国钢铁也将开启波动调整。二是钢材消费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未来十年,中国钢铁工业将进入全面达峰、全面建成钢铁强国、全面引领世界钢铁的三个全面的关键十年。针对稳增长背景下钢铁行业如何高质量发展,张龙强院长提出从以下几个维度支撑:一是继续实施产能产量双控。二是原址发展,鼓励钢铁冶炼项目依托现有生产基地聚集发展。三是绿色低碳发展,超低排放、能效提升三年行动是近几年低碳重点工作,同时满足产业政策要求,并有利于降成本。四是鼓励推进钢铁企业开展实质性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五是标准引领,推动钢铁标准化工作力争实现四个转变。六是数字化、智能化,助力企业有效应对市场下行压力。

对于新能源用钢的未来需求,张龙强院长指出,2022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增加了9.6%,占全球新增电力的83%。其中,风电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发电来源之一。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持续增长。与此同时,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仍将保持高位。对于核电机组,中国在建装机容量连续保持全球第一。未来对于储运氢用无缝钢管、氢燃料电池用金属双极板和氢能新能源汽车综合用材的需求量将呈上升趋势,钢铁企业需加快氢能用钢材料的研发,抢占市场先机。

对于国内新能源用钢相关标准工作,张龙强院长提出要发挥好标准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对于新能源用钢的未来发展方向,张龙强院长提出五个着力点。一是调整优化品种结构,以标准为抓手,推进中国新能源用钢产品迈上产业链价值的中高端。二是以绿色低碳标准为目标,牵引推进工艺技术和产品创新。三是加强产业链协同创新,为下游行业提供转型升级所需的高端产品,实现上下游深度融合。四是健全可再生能源技术装备标准、检测、认证和质量监督组织体系,积极参与国际可再生能源领域标准制定。五是推动建立绿色能源消费评价体系,逐步建立基于绿证的绿色能源消费认证标准、制度和标识体系。

此外,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刘振宇作《清洁能源领域极低温储罐用钢开发与应用》报告;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特钢公司产品开发科科长俞杰作 《永钢能源用钢的开发和应用》报告;深圳碳中和生物燃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斌作《基于负碳排放 BECNU 生态系统工程碳循环的碳中和钢》报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高级研究员白桦林作《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情况及预期》报告;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首席研究员王腾飞作《风电用先进钢铁材料绿色低碳技术发展及产业化》报告;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首席李少坡作《高钢级输氢管线钢开发及推广应用》报告;爱驰汽车(上海)有限公司材料与轻量化部总监韩志勇作《中外碳排法规对汽车选材的影响及低碳排汽车钢关注》报告;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能源用钢研发室主任潘中德作《大型水电工程用高强韧钢板关键技术开发及工程应用》报告;江阴兴澄特钢有限公司研究院棒材研究所董娟作《兴澄大直径连铸圆坯生产实践及产业化推广》报告。

大会上,张龙强院长发布了“2023 中国钢企、全球钢企专利创新指数”,内容详见世界金属导报2023年6月27日A06-07版。

 

 

分享到: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金属学会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冶金信息网     钢铁标准网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属世界金属导报社所有,未经《世界金属导报》书面授权,请勿以任何方式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74号(邮编:100730)
京ICP备11022607号-15 Copyright @ 2004-2021 by www.worldmetals.com.cn www.worldmetal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