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的洪流中,总有一些力量,以科技为凌云之笔,蘸取时间之墨,于历史的长卷上挥洒自如,书写着国家工业进步的壮丽篇章。值此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十周年辉煌时刻,我们共同见证了这个承载着国家钢铁产业升级梦想的重要平台,如何在过往的十年风雨兼程中,以创新驱动为灵魂,汇聚八方智慧之光,攻坚克难,勇往直前,推动我国钢铁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一、启航:梦想与使命的交汇点
十年前,鉴于全球钢铁行业激烈的竞争态势与国内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国家深刻认识到钢铁行业共性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对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应运而生。中心以北京科技大学和东北大学两所冶金特色高校为核心,携手宝钢、鞍钢、武钢、首钢等国内钢铁龙头企业,以及钢研集团、中科院金属所等顶尖研究院所,并联合上海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共同组建。
2014年10月,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正式获得教育部和财政部的认定,被列入国家“2011计划”,成为我国38家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历经多年的稳健发展,中心在推动钢铁行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及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时至2022年5月,国家再次启动协同创新中心的新一轮建设方案,旨在进一步推动钢铁共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加速我国钢铁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应对全球市场的挑战与机遇。
二、深耕:技术创新的沃土
十年磨一剑,中心面向钢铁工业绿色化战略转型的发展需求,以重大协同创新任务为牵引,以“绿色制造,制造绿色”为目标,重点聚焦“关键共性工艺与装备研发”及“重大工程高端产品开发”两项重大协同创新任务,致力于工艺、装备与产品的全方位创新,旨在提升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效应对钢铁行业在资源、能源、环境及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挑战。
中心坚持实体化独立运行,践行“同一个目标、同一个任务、同一支队伍、同一个机制”的协同创新运行模式,深度融合多学科、多团队的优势资源,聚集各类创新资源,开展深入系统的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转化应用,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钢铁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应用高地,为国民经济发展和钢铁工业转型作出贡献。
中心目前有五大研究所,分别是高品质特殊钢研究所、海洋用钢研究所、先进金属材料研究所、材料设计与优化研究所、材料检测与智能制造研究所。
高品质特殊钢研究所:围绕国家和行业需求,开展高品质特殊钢的基础理论和生产共性技术研究,解决量大、面广典型特殊钢冶金渣系设计与优化、夹杂物控制理论与工艺、连铸坯质量控制与工艺优化、轧制工艺及优化等稳定化生产技术问题,研发国家重大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工业急需高端特殊钢新产品,突破高端特殊钢的技术瓶颈。
海洋用钢研究所:主要研究海洋平台、近海设施、跨海大桥、海底管线、极地设施、特种船舶等高性能钢铁材料相关的设计理论、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性能。
先进金属材料研究所:面向国家清洁能源发展和重点传统能源工程建设、现代交通运输装备与关键设施等国家重大亟需,研究和开发核电重大装备(含高熵合金)、风/水/火力发电(含镍基合金)、氢能/油气储运、煤矿开采、新能源汽车( 电工钢/铝合金)、轻量化汽车、高速铁路、特种运输装备与工程机械等领域急需的高性能关键金属材料,为解决国家重大工程用关键材料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
材料设计与优化研究所:基于材料基因工程(MGE)思想和集成计算材料工程(ICME)技术,围绕国家重大工程急需材料自主研发的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需求,实现急需材料的成分-工艺-组织-性能的协同优化设计,构建支撑材料设计服务平台,建成一个学科交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高水平材料设计协同创新研究团队。
材料检测与智能制造研究所:围绕冶金行业智能制造领域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开展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通过机械、物流、计算机、仪器、控制等多学科的交叉创新,为企业提供多层次解决方案及规划实施。研究方向包括材料检测与智能感知、工业大数据与质量智能管控、生产运行优化等。
三、协同:构建创新生态链
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坚持协同主题,构建科学且可行的机制体制框架,深度促进产业链、学科链与创新链的紧密融合,始终聚焦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引领国内外钢铁关键共性技术和高端产品研发。强化科学、技术与工程的深度融合,深化产品、工艺与装备的协同优化,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反哺教育,矢志追求高端、高效、高质的协同发展新境界。
中心深知,单一力量难以应对行业复杂多变的挑战,唯有创新才是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钥匙。因此,中心积极推动多学科协同创新,着力打通产学研用之间的壁垒与堵点。同时,积极构建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系统,与国内外众多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促进知识、技术与人才的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激发无限创新活力与潜能。
四、成果:辉煌十年见证实力
回望过去十年,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累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数百项,申请及获得专利数千项,多项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动建立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为钢铁行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更重要的是,这些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为我国钢铁产业的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加速了我国从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跨越步伐。部分成果展示如下:
(一)材料基础研究与设计:1. 材料基因工程思想在工业数字化转型的跨工序模拟与性能预测的应用;2. 高速钢控温控锻控轧控冷数值模拟工艺仿真与优化;3. 高通量计算与机器学习驱动难熔高合金设计;4. 新型高强γ’ γ"双沉淀相强化镍基高温合金的设计;5. 增材制造高性能马氏体不锈钢集成计算平台;6. 高端金属构件全流程数字化仿真及其验证。
(二)材料冶金学前沿技术:1. 夹杂物类冷轧板表面缺陷形成机制分析及全流程调控;2. 结品器液面波动特征解析与控制;3. 连铸中间包流场优化技术集成与应用;4. RH精炼钢液流动行为表征与脱碳模型开发;5. 炼钢CO2溅渣护炉及转炉煤气分离CO2富集CO集成技术;6. 高品质特殊钢棒线材夹杂物控制技术;7. 高品质特殊钢洁海化控制技术;8. 基于复合电磁搅拌与轻压下的中高碳特殊钢铸坯内部质量协同控制。
(三)先进材料的品种开发:1. 基于M3组织调控的钢铁材料基础理论研究与高性能钢技术;2. 低碳贝氏体钢中的Nb-B复合微合金化技术;3.高附加值油气资源钻采储运用钢研究与开发;4. 高强度桥梁钢的设计与开发;5. 高强节MO型抗震耐蚀耐火钢;6. 高强韧塑船舶与海洋工程用钢研发;7. 高强韧长寿命耐磨钢研究与开发;8. 清洁能源用钢研究与开发;9. 高性能汽车钢研发及应用;10. 新能源汽车用无取向电工钢的研究与开发;11. 特高压高能效输变电装备用超低损耗取向电工钢开发及产业化;12. 高强-高塑-高韧奥氏体不锈钢研发;13. 高均匀性齿轮钢生产控制工艺技术;14. 可降解镁合金及其控制降解速率关键技术;15. 冷轧不锈钢电解酸洗用高硅铁基合金;16. 管膜基工业污水高速过波器。
(四)智能制造与先进检测及控制技术:1. 金属材料内部质量高精度检测与三维层析表征;2. 工程材料服役损伤的检测和寿命评估;3. 基于多光谱成像的温度在线检测技术;4. 多信息融合的表面缺陷在线检测技术;5. 电磁超声无损检测技术;6. 二维X射线衍射的材料织构、晶粒尺寸和力学性能在线检测技术;7. 高端棒线材全流程质量智能管控系统与技术;8. 板、带、箔智能化板形控制技技术;9.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冶金全流程产品质量智能管控技术;10. 冶金制造过程的多工序协同优化技术;11. 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与顶层规划。
五、展望: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秉承“创新引领、绿色发展”的理念,聚焦于钢铁产业的前沿技术与核心共性技术,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为我国钢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春华秋实。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十年之不懈奋斗,铸就了我国钢铁工业技术创新的璀璨篇章。展望未来,在全体成员的携手并进下,中心定能开创更加辉煌的明天!(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学工部主任 周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