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由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和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世界金属导报社承办的“2015中国钢铁工业科技与竞争战略论坛”暨《世界金属导报》2015年会在广西防城港成功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开启中国钢铁业海外布局新引擎。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长骆铁军、全联中小冶金企业商会原名誉会长赵喜子、广西工信委副主任邱东、广西科技厅副厅长周文能、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张宇春、副院长王丽敏、防城港市副市长陈可猛、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鲁立山、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亮等领导出席本次论坛。来自宝钢、鞍钢等钢铁企业及下游用户等13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长骆铁军在讲话中称,当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三大战略之一,国际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也是保持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重大举措。钢铁产业既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传统产业,也是“一带一路”战略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基础原材料保障,是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产业。
骆铁军指出,由于国内需求增长放缓,国内消费已处于峰值弧顶区,钢材出口贸易摩擦增大,出口增长空间有限,钢铁工业面临严峻挑战,同时也意味着钢铁工业转型升级、压减产能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机遇。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钢铁企业稳步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了“走出去”步伐,已经着手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南非等国投资建设钢铁企业。国内企业“走出去”,有利于不断提升我国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开启中国钢铁工业国际化的新进程。
骆铁军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在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方面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考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条件、配套能力、市场潜力等因素,拟以东南亚、中亚等周边地区和非洲为主,选择条件好的国家作为重点国别开展钢铁产能合作,组织筛选条件好的项目列入国际产能合作优先项目。二是会同金融机构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在优先项目推荐、海外重化工园区建设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三是继续支持有成本优势的海外权益铁矿资源开发,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集团或联合体建立铁矿、铬矿、红土镍矿、锰矿等境外合作开发基地。
骆铁军同时强调,要充分认识到钢铁企业在海外投资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在充分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审慎投资。目前很多单个国家的钢材消费需求有限,难以消化国内大规模的钢铁产能走出去,钢铁国际产能合作需在全局的角度统筹考虑,避免出现“一窝蜂”走出去恶性竞争的现象。
全联中小冶金企业商会原名誉会长赵喜子对钢铁企业“走出去”发表了自己的几点看法。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需求萎缩、产能过剩凸显、恶性竞争加剧、企业效益大幅下滑的形势下,我国钢铁企业“走出去”已是大势所趋,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推出为钢铁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机遇,并且中国钢铁企业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
赵喜子同时指出,由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并不具备国际协议所拥有的制度约束刚性,再加上涉及65个国家44亿人口,六种宗教信仰和不同的法律体系,不同的政治体制,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速度,因此在给我国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乃至风险。对于“走出去”的钢铁企业来说,主要面临以下五种风险:1)国家风险:表现为所在国政治动荡;国家首脑更替带来的政策更替。2)法律风险:没有采取有效的法律咨询手段,对所在国法律了解不透,合同风险不能锁定,纠纷不断。3)既得利益集团风险:“一带一路”许多国家的政治是企业家的政治,企业的利益就是他们的国家利益,一旦触及,会找各种理由设置障碍。4)无序竞争风险:主要是“走出去”的企业在境外恶性竞争。5)高成本风险:钢铁企业在国外建厂往往由于可行性研究不深不细,对所在国政治、法律、国情、市场调查、原燃料、材料,劳动力等资源,以及劳资关系、建厂设计资料、索赔条例等方面尽职调查不充分,获取信息不对称,往往把国内的办法搬到国外,边建设边修改设计,价码不断增加,最后使建设成本普遍高于预期,导致产品亏损。另外,民营企业走出去融资成本也高。我国政府目前对民营企业在境外立项原则上不提供贷款支持,“走出去”的企业只能另辟他路,存在融资风险。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张宇春在致辞中指出,201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将“一带一路”列为2015年我国重点推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因此今年也被视为“一带一路”落地实施的关键年。“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开展互利合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一带一路”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中长期国家发展战略,必将有力地拉动我国经济发展,推动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国际产能合作,有利于我国钢材及相关设备产品出口,对于化解当前我国钢铁工业面临的诸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张宇春表示,钢铁工业是我国最具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之一,有实力也有能力走向国际、融入全球。为帮助钢铁企业更好地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所带来的重大机遇,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具体项目的落地与实施,希望能够为钢铁企业搭建一个沟通与合作的平台,提供更好的信息咨询服务。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是一家有着50多年历史的行业服务机构,一直致力于从标准化、信息咨询、媒体平台等多方面为钢铁企业及上下游供应商提供支撑服务,共同促进钢铁工业的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
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黄玉鸿介绍了公司“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针对近年来马来西亚钢材市场需求变化情况,盛隆公司开发出含镍铬系列型钢,并就该项技术的产业化,盛隆公司与马来西亚当地政府和关丹产业园区经过反复沟通,与北部湾港务集团合作在马来西亚关丹产业园创建年产350万吨的钢铁项目,建设配套型钢生产线以解决马来西亚无型钢生产线的历史,填补其国内无H型钢生产线的空白。该项目得到了马来西亚政府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关丹产业园区和贸工部官员多次到盛隆公司实地考察生产线建设和运作情况,组织专家考评组对项目设计、建设方案进行了十几次的优化和完善。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土地平整、相关设备招投标阶段。
此外,鞍钢集团驻中钢协轮值副秘书长窦力威,宝钢集团经济管理研究院研究员吕蔚,河北钢铁集团专家张晓刚,德龙钢铁集团公司专家吕宇航,马来西亚驻广州总领事馆的投资领事、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广州办事处主任鲁立山,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总监、北京科技大学“一带一路”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罗勇,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向晓东,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鹏,中钢设备有限公司专家周建宏,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标准研究所副所长侯捷、冶金信息研究所副所长于治民和世界金属导报副总编张京萍等领导和嘉宾都结合会议主题作了精彩报告。(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