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以“标准与检测技术协同推进 助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钢铁工业标准与检测技术发展大会”在杭州隆重召开。来自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各分委员会,以及钢铁、有色、机械、船舶、电力、石化、建筑等行业的企业、质检机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生产厂商等单位的4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线上直播吸引超1.5万人次关注。
本次会议由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主办,旨在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要求,加强质量基础设施标准协同并强化标准实施与应用,持续大力宣传和推广最新钢铁标准和前沿检测技术,总结“十四五”期间检测技术和标准研制协同发展的成果经验,发挥检测标准在钢铁行业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会议现场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装备与材料处处长曹一丁,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泽,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全国生铁及铁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吉铁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郭军,全国钢标委力学分委会主任委员、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检化验中心主任徐卫星,全国钢标委化学分委会主任委员、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贾云海,武汉中科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光辉、首席专家王子成,深圳万测试验设备有限公司总裁方先明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上午会议由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助理戴强主持。
会议现场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装备与材料处处长 曹一丁致辞
曹一丁处长以视频形式参加会议并致辞,他强调标准是检验检测的根本依据,是确保产品质量和提高产品品质的基础。近年来,钢铁行业在检测方法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快速发展,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检测方法标准体系,对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面对钢铁行业的新一轮调整周期,亟需以更高水平推进标准化工作,包括以下几点意见。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创新。健全国家标准体系,主动适应高质量发展趋势,优化检测标准的供应结构,提升检测标准的质量水平,提高我国检测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二是围绕着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发展需求,发挥检测标准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方面的更大作用。面对产业高端绿色深化发展,需要配套的检测方法标准的支撑,以检测标准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建立科技成果创新与检测标准研究的联动机制,更好的满足传统产业的转型需求。三是加快我国检测标准国际化,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当前国际国内钢铁形势复杂,迫切需要加强检测标准国际化的顶层设计,助推钢铁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以产品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等各环节质量控制要素为基本点,提升质量控制及检测标准水平,加快检测技术的国际发展化步伐,积极参与和引领国际检测领域的标准,提升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张龙强致辞
张龙强院长在致辞中就现阶段钢铁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2025年钢铁行业形势进行预判,并对下一步钢铁领域的检测标准化工作谈了几点意见。一是研制钢铁领域检测标准化的“十五五”发展规划。要全面研究分析国内外钢铁工业及产业链发展现状、趋势和特点,围绕“十五五”时期钢铁工业力学、化学、腐蚀、金相、无损检测、冶金标准样品等领域,不断优化标准体系建设,推动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二是推进绿色智能产品标准、检测、认证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绿色智能产品技术支撑体系,加强标准制定和合格评定能力建设,开展绿色智能产品认证检测机构能力评估和资质管理,培育一批具备绿色智能产品检测能力的从业人员。三是持续强化检测标准宣贯实施。标准与检测技术发展大会的持续召开为检测领域专业人士搭建了研讨、交流、学习的重要平台,宣传推广有重大影响力的检测标准,确保标准“行得通、用得好”。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泽院士
张泽院士在题为《先进材料性能与微结构关系的一体化测试》的报告中强调制备性能优异的先进材料在合金设计、界面控制、性能结构关系等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要积极探索材料性能优化与显微结构调控一体化新路径。他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微观组织结构演变规律的建模、学习、表征、预测研究以及服役条件下材料力学性能与微结构演变关系一体化研究等内容,同时介绍了现代金相在新材料研发的“力+热+电子可视化”一体化方面的应用情况。
全国钢标委力学分委会主任委员、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徐卫星
徐卫星在《智能检测实验室建设实践与展望》主题报告中介绍智能实验室是检验检测行业发展趋势,具备高度智能化、规范性和高效性等特点。徐卫星认为,智能实验室建立在传统实验室的基础上,在大量使用机器人、传感器与自动化仪器仪表的前提下可实现设备、工序之间的远程连接和信息共享,促进装备自动化向信息数字化、运行智能化转变。
全国钢标委钢铁及合金化学成分测定分委会主任委员、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贾云海
贾云海在《冶金产品化学分析结果准确度检验和成分符合性评价》主题报告中阐述了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再现性的具体含义,介绍了准确度在结果检验中的重要性,分析了结果准确度的通用检验方法以及不同方法测量结果的比较形式,同时他还介绍了GB/T 22553-2023《利用重复性、再现性和正确度的估计值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指南》国家标准的具体要求。
武汉中科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 王子成
王子成在《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在钢产品质量检验中的应用》主题报告中分析了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的原理、目的和技术特征,他提到可运用相控阵超声模块、并行多声束合成、级联技术等技术实现检验中的无缝连接和无空隙扫描。还介绍了板材检测应用现状、检测优势、检测工艺及标准化情况。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助理戴强主持上午会议
会议现场
下午会议设置了力学、化学、腐蚀、金相、无损检测、冶金标准样品、钢筋和钢板钢带八个分会场进行分领域标准宣贯、研讨和技术交流。
力学领域分会场
化学领域分会场
腐蚀领域分会场
金相领域分会场
无损检测领域分会场
冶金标准样品领域分会场
钢筋领域分会场
钢板钢带领域分会场
中国钢铁工业标准与检测技术发展大会已成功举办三届,未来会议还将每年继续举办,相信会议将持续为检测领域人士搭建研讨、交流、学习平台,宣传推广有重大影响力的检测标准,有效促进钢铁行业先进检测技术的发展应用,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1 | |
2 | |
3 |
● 内容来源: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院观点和立场。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如有偏颇,敬请各位指正;如标错来源,请跟我们联系。
欢迎与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合作,电话 18810506859(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