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全国电力供需情况
1 电力消费需求情况
2024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8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增速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各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9.8%、6.5%、7.6%和3.6%。一季度受低温、闰年以及上年同期低基数等多因素叠加影响,用电量增速接近两位数;四季度受暖冬因素以及上年同期高基数因素等叠加影响,用电量增速比三季度放缓。2024年,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在内的全国全行业用电量8.3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2024年全国电力消费系列指数中的全行业用电指数为129.5,全行业用电量比2020年基期(以2020年基期为100,下同)增长了29.5%,“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长6.7%。国民经济运行总体稳定以及电气化水平提升,拉动近年来全行业用电量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一是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3%,畜牧业用电量增速领先。2024年,第一产业用电量13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1.4%,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3%。分行业看,2024年畜牧业、渔业、农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9.2%、7.1%、4.1%。2024年电力消费系列指数中的农林牧渔业用电指数为152.8,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52.8%,“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长11.2%。
二是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1%,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速领先。2024年,第二产业用电量6.3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4.8%,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49.7%。2024年,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1%,2024年电力消费系列指数中的制造业用电指数为125.9,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25.9%,“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长5.9%。其中,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2024年用电量同比增长10.3%,明显高于同期制造业平均增长水平,制造业延续转型升级趋势。“两新”政策推动设备制造等行业用电较快增长,2024年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4.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3.7%)、汽车制造业(11.0%)、仪器仪表制造业(10.9%)四个行业用电量增速超过10%,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速接近或超过8%;汽车制造业中的新能源车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34.3%。消费品制造业2024年用电量同比增长5.7%,消费品制造业中的12个子行业用电量均为正增长。四大高载能行业2024年用电量同比增长2.2%。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用电量同比分别下降1.0%、2.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4.3%、6.5%。
三是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9%,充换电服务业等新业态用电量高速增长。2024年,第三产业用电量1.8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18.6%,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26.3%。2024年电力消费系列指数中的服务业用电指数为151.8,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51.8%,“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长11.0%,近年来服务业用电量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势头。2024年,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快速发展带动下,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21.7%;批发和零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4.9%,其中充换电服务业同比增长50.9%。
四是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10.6%,三季度受高温因素拉动显著。2024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4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15.2%,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22.7%。2024年,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83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乡村居民生活用电量66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1%。分季度看,一、二、三、四季度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2.0%、5.5%、17.8%和3.8%。三季度受高温因素拉动显著,西南和华东区域当季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39.2%、29.2%。
五是全国所有省份用电量均为正增长,西部地区用电增速领先。2024年,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6.8%、6.9%、7.5%和2.5%。西藏、安徽、重庆、云南、新疆5个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超过10%;浙江、湖北、江苏3个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位于8%-10%。
2 电力生产供应情况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2024年全国电力供应系列指数中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指数为198.0,“十四五”以来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累计增长98.0%,年均增长18.6%;其中,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指数为257.4,“十四五”以来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累计增长157.4%,年均增长26.7%。2024年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指数为115.0,“十四五”以来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累计增长15.0%,年均增长3.6%,累计增速低于同期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增速83.0个百分点。从分类型投资、发电装机增速及结构变化等情况看,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一是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气电、抽水蓄能新投产装机规模大幅增长,电力系统调节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重点调查企业电力完成投资合计1.78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电源完成投资1.17万亿元,同比增长12.1%,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为86.6%。2024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4.3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多投产6255万千瓦;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全年合计新增装机3.6亿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重达到82.6%。
二是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增量占总发电量增量的比重超过八成。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5%、10.7%、2.7%、11.1%和28.2%。2024年,全口径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为54.8%,比上年降低3.0个百分点。2024年,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5.4%,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量占总发电量增量的比重达到84.2%。受资源等因素影响,2024年水电和风电月度间增速波动较大,煤电充分发挥了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作用。
三是水电和核电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分别提高219、13小时,其他类型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下降。2024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3442小时,同比降低157小时。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下降,一方面是资源方面原因,2024年全国平均风速、全国水平面辐照量均同比下降;另一方面是部分地区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利用率同比下降。
四是电网工程投资同比增长15.3%,110千伏及以下等级电网投资占比保持一半以上。2024年,全国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6083亿元,同比增长15.3%。分交直流看,交流工程投资同比增长8.5%,其中,110千伏及以下等级电网投资3194亿元,同比增长10.1%,占电网工程完成投资总额的52.5%。直流工程投资同比增长227.5%,绝大部分为±800千伏等级电网投资。
五是跨区、跨省输送电量同比分别增长9.0%和7.1%。2024年,全国完成跨区输送电量92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其中,西北外送电量35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占全国跨区送电量的38.5%。全国完成跨省输送电量2.0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其中,内蒙古、云南、山西、四川、新疆五个省份净输出电量规模均超过1000亿千瓦时。跨省和跨区输送电量较快增长,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快推进。
3 全国电力供需情况
2024年,全国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年初全国出现大范围寒潮天气,多地出现大幅降温,用电负荷快速增长,华北、华东、南方等区域部分省份在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应偏紧,通过源网荷储协同发力,守牢了民生用电安全底线。夏季全国平均气温达到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全国统调最高用电负荷达14.5亿千瓦,同比提高1.1亿千瓦,创历史新高;华东、华中、西南等区域夏季出现持续高温天气,部分时段电力供应偏紧,通过省间现货、应急调度、需求响应等多项措施协同发力,保障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未出现有序用电情况。冬季气温偏暖,全国最高用电负荷低于上年同期,同时,全国电煤库存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全国电力供应保障有力有效,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了坚强电力保障。
二、2025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预测
1 电力消费预测
预计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左右。综合考虑我国目前阶段经济增长潜力、“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预计2025年我国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根据不同预测方法对全社会用电量的预测结果,预计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10.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左右;2025年全国统调最高用电负荷15.5亿千瓦左右。
2 电力供应预测
预计2025年全国新投产发电装机有望超过4.5亿千瓦,2025年底煤电所占总装机比重将降至三分之一。预计2025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规模有望超过4.5亿千瓦,其中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超过3亿千瓦。2025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有望超过38亿千瓦,同比增长14%左右。其中,煤电所占总装机比重至2025年底将降至三分之一;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23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上升至60%左右。水电4.5亿千瓦、并网风电6.4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11亿千瓦、核电65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4800万千瓦左右。2025年太阳能发电和风电合计装机将超过火电装机规模,部分地区新能源消纳压力凸显。
3 电力供需形势预测
预计2025年迎峰度夏等用电高峰期部分地区电力供需形势紧平衡。电力供应和需求多方面因素交织叠加,给电力供需形势带来不确定性。从供应方面看,2025年,全国新增电源装机仍然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常规电源增量与用电负荷增量基本相当,部分特高压直流工程投产,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增强;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持续提升,风、光资源及来水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局部地区部分时段电力生产供应的风险。从需求方面看,2025年我国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将为我国电力需求增长提供稳定支撑。但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外贸出口形势以及极端天气等方面给电力消费需求带来不确定性。综合考虑需求增长、电源投产以及一次能源情况,预计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华东、西南、华中、南方区域中部分省级电网电力供需形势紧平衡,通过增购外电、最大化跨省跨区支援等措施,电力供需偏紧局势可得到缓解。迎峰度冬期间,随着常规电源的进一步投产,电力供需形势改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