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您还没有登录哦! 免费注册|登录
您的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 正文
加强政策引导 提升能效水平 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夏农
信息来源:世界金属导报      时间:2022-05-30 18:02:14

加强政策引导 提升能效水平 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夏农

 付静 张京萍 世界金属导报 



图片微信图片_20220530190057.jpg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 夏农

在5月19日召开的钢铁行业EPD平台首发仪式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夏农在致辞中指出,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肩负着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高效运转提供高品质钢铁产品和服务的任务。同时,钢铁行业也是工业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国家发展改革委一直高度重视钢铁行业的发展。2016年以来,为推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维护钢铁行业平稳运行以及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三方面持续开展相关工作,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夏农指出,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钢铁行业能耗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并提出到2025年,钢铁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明显提升,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的目标。同时还提出,将持续推动钢铁等重点行业存量项目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推进绿色低碳共性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和相关设施装备攻关,促进行业低碳发展。

《意见》发布以来,如何提高能效水平成为钢铁行业和企业高度关注的议题。对于如何进一步落实《意见》提出的行业能效提升目标,夏农在接受世界金属导报记者专访时强调,钢铁工业作为国家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我国钢铁工业以高炉-转炉长流程生产为主,一次能源消耗结构主要为煤炭,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潜力较大。在下一步工作中,将充分发挥各有关方面的作用,在进行充分调研评估的基础上,研究制定能效提升工作方案,组织企业实施改造,引导企业能效提升。

具体来讲,一是建立技术改造企业清单。各地组织开展行业现有项目能效情况调查,认真排查在建项目,科学评估拟建项目,建立企业能效清单目录,能效达到标杆水平和低于基准水平的企业,分别列入能效先进和落后企业清单。

二是制定技术改造实施方案。各地在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社会民生稳定基础上,制定技术改造实施方案,科学合理制定不同企业节能改造时间表,明确推进步骤、改造期限、技术路线、工作节点、预期目标等。

三是稳妥组织企业实施改造。各地根据实施方案,指导企业落实好改造所需资金,加快技术改造进程,积极协助企业解决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造过程中,在落实项目备案、产能置换等要求前提下,鼓励企业开展兼并重组。

夏农指出,在推进企业能效提升的过程中,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激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提高能效水平。综合发挥能耗、排放等约束性指标作用,引导低效产能有序退出也将是政策引导的趋势之一。“要做好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节能审查与能耗双控政策的衔接,推进钢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夏农特别强调。

政策链接

2021年10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对外发布了《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与《意见》同时发布的《冶金、建材重点行业严格能效约束推动节能降碳行动方案(2021-2025年》提出钢铁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为:高炉工序单位产品能耗为435kgce/t,转炉工序单位产品能耗为-10kgce/t;标杆水平为:高炉工序单位产品能耗为361kgce/t,转炉工序单位产品能耗为-30kgce/t。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2022年2月15日发布的《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截至2020 年底,我国钢铁行业高炉工序能效优于标杆水平的产能约占4%,低于基准水平的约占30%;转炉工序能效优于标杆水平的产能约占6%,低于基准水平的约占30%。《指南》要求,到2025 年,钢铁行业炼铁、炼钢工序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比例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清零。由此,提升能效成为钢铁行业的重点任务之一。

微信图片_20220530190051.png

▲ 《世界金属导报》20期 封1


推荐阅读

2022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专业评审推荐获奖项目公告

【企业快讯】中冶华天设计国际首条配置PSM大规格线材及大盘卷复合生产线热试成功

【技术前沿】全球首创!镍基合金在太钢直弧型连铸上成功生产!


内容来源:http://www.worldmetals.com.cn/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观点和立场。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如有偏颇,敬请各位指正;如标错来源,请跟我们联系。


欢迎与世界金属导报合作,电话 18810506859(微信同号)




分享到: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金属学会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冶金信息网     钢铁标准网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属世界金属导报社所有,未经《世界金属导报》书面授权,请勿以任何方式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74号(邮编:100730)
京ICP备11022607号-15 Copyright @ 2004-2021 by www.worldmetals.com.cn www.worldmetal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