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您还没有登录哦! 免费注册|登录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头条  > 正文
【CMISI《双碳周报》】2025“双碳”重点工作:零碳园区、零碳工厂;产品碳足迹管理、碳标识认证
信息来源:世界金属导报      时间:2025-03-20 16:46:22

 低碳研究团队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通用图++院长条.png

CMISI《双碳周报》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CMISI)是我国钢铁行业最早开展低碳产业研究、低碳政策研究、低碳科技跟踪、低碳项目咨询、低碳标准制定、低碳宣传推广的单位。CMISI低碳研究团队定期跟踪国内外行业低碳发展动态、低碳政策标准、低碳技术发展,低碳专利研究、碳市场运行、CMISI低碳实践,形成双周定期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资讯快报《双碳周报》。

CMISI《双碳周报》完整版将定期发送给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战略合作伙伴,为更好地促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CMISI将摘编《双碳周报》部分内容分享给广大读者。下为CMISI《双碳周报》2025年第6期(总第94期)内容摘编


国外行业动态

2025年1月16日,美国能源部(DOE)化石能源与碳管理办公室(FECM)宣布将投入1370万美元联邦资金,支持四个大规模二氧化碳排放转化项目。

2025年2月25日,日本政府正式通过法案,从2026年4月起,要求每年排放10万吨二氧化碳以上的公司强制参与该国的碳排放交易体系(ETS)。

2025年2月26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了《清洁工业协议》(Clean Industrial Deal),旨在通过大规模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加速欧洲工业的脱碳进程,提升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国内行业动态

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围绕“双碳”工作作出系列部署;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开展碳排放统计核算,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2025年3月13日,新华社发布《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报告》提出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任务时提到,出台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的政策措施,通过强化产业调控、提质升级破“内卷”。持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推动钢铁产业减量重组。




国家政策

2025年3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工信部联节〔2025〕49号)。

2025年3月4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2025年3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5〕8号)。

省级地方政策

2025年2月24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

2025年2月27日,江苏省政府印发《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

2025年2月28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印发《碳计量能力建设指导意见》。

2025年3月6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四川省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

2025年3月1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北建设全国碳市场中心实施方案》。












预研标准

由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等单位起草的在研标准《氢基竖炉直接还原循环气CO2脱除技术规范》,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措施,可以促进CCUS、负排放技术在直接还原工厂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直接还原工厂的技术和环境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技术项目

2025年3月10日获悉,近日冶金装备制造商达涅利和法国核能创新企业Newcleo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以探索将后者的铅冷快堆(LFR)技术与达涅利的绿色炼钢技术相结合。LFR 供电及提供高温热能的性能,将成为达涅利绿色钢铁生产工艺开发重点。

2025年3月12日,安赛乐米塔尔宣布在中国启动XCarb®加速器,旨在面向中国本土初创企业,挖掘具有商业化潜力的突破性低碳技术,助力钢铁产业的绿色化进程。

专利研究

一种焦化生产过程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及方法(CN202110551279.2),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焦化余热利用率,降低企业吨焦能耗;同时采用超高温超高压机组发电,提高发电量,经济效益及节能降耗效果显著。

碳市场

2025年3月3日至2025年3月16日交易期内,全国碳市场碳配额(CEA)成交量较少,综合收盘价下降至约88元/吨,总成交量63.46万吨,总成交额为0.55亿元。其中:挂牌协议成交量13.46万吨,大宗协议成交量为50万吨。

2025年3月3日至2025年3月16日交易期内,北京碳市场仅有3个交易日有碳配额成交,成交量1799吨,成交均价102元/吨;上海碳市场仅有4个交易日有碳配额成交,成交均价约74元/吨,总成交量2.03万吨;湖北碳市场碳配额日成交均价最高为38.95元/吨,最低为38.15元/吨,成交量为3.93万吨;广东碳市场碳配额日成交均价最高为40.60元/吨,最低为37.45元/吨,总成交量4.71万吨。

CMISI低碳实践

1)2025年3月4日,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率队赴本钢集团有限公司,与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峰等领导及相关人员,围绕钢铁行业最新发展态势、政策导向及高质量发展相关议题进行座谈交流,并作《钢铁行业“十五五”发展形势分析》主题报告。结合本钢集团发展现状,张龙强院长从五个提升、七大专项行动提出了未来发展建议。他表示,信息标准院将发挥自身资源和平台优势及“一码两碳三中心”体系,为本钢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全面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2)2025年3月6日,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通过“现场+视频”的方式在昆明组织召开了2项标准审定会。其中,《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 铁矿废石生产砂石骨料和机制砂》是低碳专项国家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548)联合归口。该标准规定了铁矿废石生产砂石骨料和机制砂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的术语和定义、评估内容、情景确定及排放源识别、减排量计算、监测及数据质量管理、减排量评估编制等,适用于铁矿废石生产砂石骨料工厂的应用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的评估。

3)2025年3月6日-7日,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冶金固废资源分技术委员会(TC183/SC18)在昆明组织召开了《钢渣加工和金属回收技术规范》《烧结用钢渣》《炼钢用LF炉精炼渣团块》3项国家标准、《流态土用钢渣基固化剂》团体标准标准项目审定会。会议同期还讨论了《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等5项国家标准,以及《用于混凝土中的高炉水淬矿渣砂技术规程》等4项行业标准。在起草工作组和全体专家代表的共同努力下,标准审定会取得圆满成功,顺利完成各项议程。

4)2025年3月11日,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在北京顺利召开了ISO/TC17/SC21/WG2“钢铁企业低碳技术应用指南”国际标准国内工作组会议。会上,宣读了ISO/TC17/SC21/WG2“钢铁企业低碳技术应用指南”国内工作组专家增补文件,并为增补专家颁发了聘书。针对ISO/TR 25088“钢铁企业低碳技术应用指南”在CD阶段收到的各国专家的意见及建议,与会专家进行了充分讨论,并对接下来的工作进行了沟通。会议高效完成了专家意见处理,为标准项目的推进奠定了重要基础。

5)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为落实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政策要求,助力钢铁行业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并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体系,促进钢铁行业低碳高质量发展,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联合中国计量协会、中国产业基础能力发展战略研究院、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主办的“2025(第九届)中国钢铁工业节能环保大会”将于2025年3月23日– 24日在福建省南平市召开。大会以碳计量 碳标识 碳交易 共筑钢铁低碳未来”为主题,从数据基础、市场机制、经济杠杆三个维度,推动钢铁行业向绿色化、低碳化、高效化发展。敬请有关单位组织人员参加会议并交流讨论。

免责声明:

本快讯摘自CMISI《双碳周报》。CMISI力求报告信息准确、及时和客观,但不对报告数据做任何承诺。读者据此报告做出的任何决策与CMISI无关。

更多老铁还关注

1

钢协与首钢联合召开党委中心组全国两会精神学习研讨会 

2

中电科金仓总裁杜胜一行来访信息标准院交流并打卡

3

【CMISI钢铁市场周报】多空因素交织 钢价震荡运行


● 内容来源: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院观点和立场。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如有偏颇,敬请各位指正;如标错来源,请跟我们联系。


欢迎与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合作,电话 18810506859(微信同号)



分享到: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金属学会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冶金信息网     钢铁标准网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属世界金属导报社所有,未经《世界金属导报》书面授权,请勿以任何方式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74号(邮编:100730)
京ICP备11022607号-15 Copyright @ 2004-2021 by www.worldmetals.com.cn www.worldmetal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