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您还没有登录哦!
免费注册
|
登录
首页
行业要闻
冶金技术
专题专栏
咨询报告
会议会展
数字报
PDF版
数据资产
English
您的位置:
首页
>
冶金技术
>
特钢不锈
>
列表页
中冶赛迪建成钢铁行业首个一步到位、实现分盐结晶的废水零排放项目
在工业领域中,钢铁行业耗水量约占10@,废水排放量约占14@,以一座千万吨级钢铁联合企业为例,每天用水量约10万吨,产生废水约3万吨,解决水的“用”“排”问题已然成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
源头减碳 过程控碳 末端去碳中冶赛迪全流程服务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也是我国碳排放量较高的制造业。中冶赛迪作为链接应用科学与产业实践的工程技术公司,深耕钢铁领域六十余年,秉承自主创新、绿色发展的理念
利用CO
2
合成甲烷削减高炉CO
2
排放量的效果分析研究
为了减少高炉的CO2排放量,本文研究了将高炉煤气中的CO2合成的甲烷(CN甲烷)再次用于高炉的碳循环高炉工艺。通过Rist图进行评估,发现CN甲烷主要通过以下两个作用来降低高炉CO2排放量:一
力推钢渣粉磨应用 促进双碳经济发展
我国钢渣产生量巨大,但资源化利用率不到30@,占用大量土地,存在污染水系、土壤等环境和安全隐患。钢渣粉磨后可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但存在跨行业应用的标准、技术、市场等难题。双碳经济倒逼钢铁企业发
科学协同降污节能减碳助力钢铁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2022年8月16-19日,由中国金属学会和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湖北省金属学会、武汉科技大学等单位协办的“2022年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论坛暨全国冶金能源环保生产技术研讨
2021年浦项绿色低碳经营实践(下)
4环境保护战略 环境管理是实现可持续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浦项的环境和能源综合管理政策是为了实现可持续的绿色低碳经济。浦项积极应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有系统地开展各种活动,改善所在地区的环
2021年浦项绿色低碳经营实践(上)
浦项控股集团(以下简称浦项)深刻认识到气候变化危机和应对措施的必要性,于2020年12月正式确立了“浦项2050碳中和”愿景,并发布了“气候行动报告”,充分反映气候变化相关财务信息披露指南(T
回收EAF粉尘中Zn和Fe的湿法冶金新工艺
目前,欧盟的电炉(EAF)粉尘中的大部分Zn已被回收,而在全球范围内约有60@的EAF粉尘仍被填埋。EAF粉尘处理所采用的高温技术一般仅侧重于Zn的回收,而将Fe及Pb等重金属留于废渣内。每回
2021年日本钢铁工业低碳发展现状
1前言 2020年10月,日本时任首相菅义伟宣布“到2050年,日本的目标是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到净零,即实现碳中和、脱碳社会”。2021年3月,日本内阁批准了《全球变暖对策促进法》的修订
钢铁行业燃烧系统热回收选择的经济性与环境基础综述
1前言 降低工业燃烧系统所需的燃料消耗是降低运营成本(OPEX)的有效方法。然而,丰富的天然气供应推动了低燃料成本,这限制了热回收系统在北美许多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因此需要重新考虑改进
|<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
共
528
条记录
16/53
页
冶金技术
电弧炉废钢配比优化与熔炼效能提升
高效连铸智能监控数字化技术
废钢中元素对中锰钢相变的影响
转炉全流程智能体协同智慧炼钢系统
中冶京诚:用绿色高品质铸就特厚板制造新标杆 引领钢铁行业新质未来
水热炭与无烟煤作为赤铁矿直接还原剂的对比分析
专题栏目
信息跟踪企业版报告目录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技术报道:棒线材生产工艺及装备的最新发展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技术报道:高精度热轧自动化控制系统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技术报道:板形综合控制技术的自主研发及创新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技术报道:板带钢控轧控冷技术
钢材深加工专题1:浅谈我国钢铁工业对深加工的认识历程
推荐新闻
《世界金属导报》手机报新版本发布,免费下载,免费看
华鼎铜业与北大先锋再次合作侧吹炉配套6000立方制氧项目
钢铁报国·ASE改革与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上半年全球高炉生铁产量同比下降1.3%至6.34亿吨
烧结矿中富Fe
2
O
3
型SFCA-Ⅲ相研究
东京钢铁公司与普锐特签订冈山厂热浸镀锌线升级合同
点击排行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一) 室兰钢铁厂用钢渣骨料配制重混凝土的研究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二) 鹿岛钢铁厂钢铁渣利用技术的开发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五) 八幡厂钢铁渣的利用
钢铁行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三) 名古屋厂铁水预处理炉渣肥料化的开发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四) 广畑厂灰石材生产利用技术的开发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金属学会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冶金信息网
钢铁标准网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属世界金属导报社所有,未经《世界金属导报》书面授权,请勿以任何方式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74号(邮编:100730)
京ICP备11022607号-15
Copyright @ 2004-2021 by www.worldmetals.com.cn www.worldmetal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