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9月30日发布的数据,9月份钢铁PMI为52.0%,环比下降1.4个百分点。主要分项指数中,生产指数和产成品库存指数上升幅度较大,新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明显下降。各分项指数显示,在钢材价格持续高位和天气好转的带动下,钢铁企业生产意愿依然较强,但钢价的持续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下游企业的购买意愿,导致钢厂订单下降,产成品库存有所上升。
钢厂生产保持旺盛。在钢价持续高位、天气好转以及新一轮限产即将开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9月份钢厂生产保持旺盛,生产指数为53.6%,环比上升3.6个百分点。据钢铁协会统计,9月上旬会员钢铁企业粗钢日均产量197.20万吨,估算全国日均产量250.91万吨,旬环比增加7.62万吨,增长3.13%。
钢厂接单大幅下降。9月份,新订单指数为48.9%,环比下降9.2百分点,表明在钢材需求连续三个月快速扩张后,钢厂接单有所扭转,持续上涨的钢材价格,使得下游企业从钢厂订货的意愿有所下降,市场出现观望气氛。
钢厂库存上升,社会库存下降。9月份,产成品库存指数为53.7%,环比大幅回升13.5个百分点,结束长达五个月位于收缩区间的状态。钢厂库存方面,据中钢协统计,截至9月上旬末,重点钢企钢材库存为1225万吨,环比上升30.84万吨,环比增长2.69%。
社会库存方面,据中钢协统计, 2018年9月,全国20个城市五大类品种钢材社会库存合计较上月略有下降。本月库存总量932万吨,环比减少10万吨,下降1.0%。
钢材价格震荡上行,钢厂成本持续上升。根据卓钢链公司监测数据显示,9月份,上海螺纹钢指数均值为4587元/吨,较8月份均值上涨184元/吨。从月内变化看,呈现先扬后抑格局。上半月钢价整体呈现震荡上行,9月20日上海螺纹钢指数4651元/吨,创出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下半月随着新的限产政策落地,不再采取“一刀切”的限产措施,在未来产能或将有所释放的预期下,钢材价格有所回落。9月份钢材价格整体保持高位震荡。
成本方面,9月份,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至63.2%,连续两个月环比上升,创出年内新高。购进价格指数持续高位上升,主要原材料价格整体呈现上涨趋势,表明钢企成本压力依然较大。
综合来看,钢厂备货意愿强烈,生产指数上升,但价格持续高位抑制了下游市场需求,钢厂接单大幅下降,产成品库存有所增加。贸易商多考虑消耗自有库存,来满足社会需求。钢厂成本呈现持续上升走势。预计四季度,市场需求的基础仍然存在;短期内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有限,需关注长期通过间接出口和钢铁下游行业的影响给市场带来的冲击;环保限产政策体现出灵活性,四季度钢材产能释放或将超出预期,对持续上行的钢材价格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