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韩国化学研究院总部,浦项集团、韩国化学研究院、浦项产业科学研究院(RIST)及TEMC公司成立了四方财团,相关代表签署了“关于开展低全球变暖指数半导体、显示器用蚀刻气体及制冷气体制造技术研发合作”的业务协议。
在签约仪式上,浦项集团工业气体和氢业务部部长表示,浦项集团目前对外销售炼铁高炉产生的剩余煤气,通过此次合作,集团将业务领域拓展到绿色燃气市场,创造了全新的商机,相关需求有望大幅增加。
韩国化学研究院院长表示,韩国化学研究院作为韩国化学领域的权威机构,为实现韩国碳中和目标,正在开展各种技术研究开发。通过与浦项集团、RIST和TEMC的合作,促进相关技术商业化,为温室气体减排作出贡献。
所谓工业气体,是指制造业、半导体、石化等多个行业用于生产产品的各种气体。其中,半导体行业使用的蚀刻气体是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对电路的多余部分进行精密削除;制冷气体不仅是工业现场,也是普通家庭的冰箱和空调使用最多的原料。但是目前半导体行业内使用的蚀刻气体,由于其全球变暖指数高,碳排放成本负担较重,使用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制冷气体由于含有破坏臭氧层的成分,将从2030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禁止使用。
随着环保法规日趋严格,加之全球兴起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经营,包括半导体行业在内的显示器、家电等行业,绿色蚀刻气体和制冷气体需求将急剧增加。
根据相关机构的研究,2019年低地球变暖指数蚀刻气体及制冷气体的全球市场规模约为9万亿韩元,预计到2023年将扩大至约15万亿韩元,年均增长13%左右。此外,韩国目前环保蚀刻气体90%以上从美国、日本等国进口,迫切需要实现自主生产。
包括浦项集团在内的四方财团将致力于开发环保工业气体,不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与传统气体相比,全球变暖指数明显更低一些。此外,根据气体的纯度,高纯度气体会用作蚀刻气体,普通纯度亦可用作制冷气体,从而满足广泛的工业需求。
根据四方协议,韩国化学研究院将开发绿色气体的基础技术;RIST将进行放大研究;浦项集团和TEMC将生产气体,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商用化,供应海内外半导体企业。
此外,浦项集团还决定正式参与韩国化学研究院和RIST合作的碳资源化研究,将自主开发的碳捕集利用技术进行升级,目标是将一氧化碳从炼铁副产煤气中分离出来,制备成化学产品所需的原料。
以此次协议为基础,浦项集团将来有望获得绿色气体生产技术,并进军全球工业气体市场,以期达成2050碳中和愿景及ESG经营目标。
相关资讯
打造“ESG采购体系”
近期,浦项集团在韩国率先引进成果共享制,提出“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标准模式,从ESG角度积极管理供应链。
基于“企业公民”经营理 念中的“Together With POSCO”(与浦项共同发展)和“Green With POSCO”(与浦项碳中和)品牌,浦项集团将“绿色环保、履行社会责任的供应商采购”作为基本原则,秉承“引领可持续采购”的采购方针,致力于构建集团层面的“浦项型ESG采购体系”。
为此,浦项集团计划从以下方面入手:从ESG角度选择供应商,扩大绿色环保采购,支持供应商的ESG落地行动。由此,从原料、设备、材料等整个供应链中开展ESG经营落地活动。
首先,浦项集团将审查新供应商的ESG相关资质,包括遵守环境及人权相关法规、道德经营等,审核通过后方给与资格;对于现有的供应商,将加强对环保相关认证及ESG相关活动的评价,ESG评价未达标时鼓励改善,如果仍未改善将限制供应。
此外,浦项集团通过扩大废钢回收(Recycl e);采购高能效和环保认证产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大气污染(Reduce);通过材料再利用,尽量减少资源浪费(Reuse),从3R综合角度使用物料,计划到2025年将绿色采购规模增加两倍,达到20亿美元,此后不断扩大,助力实现“2050碳中和”目标。
目前,针对那些对ESG了解程度较低、自身能力不足的中小供应商,浦项集团还将推进ESG落地支持活动。首先,从2021年4月底开始,浦项以供应商为对象,开设了关于ESG基本概念及ESG采购方针的课程,在“供应商行为规范”中也增加了ESG的遵守事项,明确规定了供应商必须遵守的基本事项。
此外,浦项集团通过推行“共同发展援助团”和“环保咨询援助团”的运作,为供应商改善ESG问题提供支持,并制定“责任矿物政策”,有效识别可能引发人权、纠纷和环境问题的矿物,并排除在采购之外。为了让供应商遵守责任矿物采购流程,今后还将加强管理。
同时,浦项集团与出资方联合定期举办“集团公司ESG采购咨询”,分享有关ESG采购的优秀案例,集团下属公司也将按照相同的标准扩大ESG采购。另外,浦项还计划通过企业公民报告及浦项电子采购系统披露ESG采购体系的运营业绩。
(翩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