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赛乐米塔尔正计划在其位于德国不莱梅的钢厂建造一座工业规模的直接还原铁(DRI)和电弧炉(EAF)炼钢厂,而且还计划在艾森许滕施塔特(Eisenhuttenstadt)建设一个DRI中试厂和一座电弧炉。安赛乐米塔尔表示,通过使用绿氢燃料,到2030年,不莱梅和艾森许滕施塔特厂每年可生产多达350万吨钢,而二氧化碳排放量显著降低。根据可用氢气的数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500万吨是有可能的。工艺的变革所需投资在10亿-15亿欧元,生产成本将比目前高出60%左右。
随着对不莱梅和艾森许滕施塔特厂的改造,安赛乐米塔尔正在加速碳中性钢的生产。这些项目有可能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产生重大影响。该公司现在正在寻求必要的支持和融资,以使其计划得以实施。
在德国,安赛乐米塔尔在汉堡运营着一座DRI-EAF厂,目前正在准备将还原气体从天然气改为氢气,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该技术的商业化生产,最初每年生产10万吨海绵铁。
安赛乐米塔尔计划逐步调整不莱梅和艾森许滕施塔特的生产,以便能够在铁矿石还原过程中利用氢气生产具有竞争力的碳中性、高质量的钢材。今年,该公司将对两座高炉(一座在不莱梅,一座在艾森许滕施塔特)改吹天然气,从而减少煤的使用,进一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之后,在这两个地点建立DRI-EAF厂。在不莱梅,计划用天然气生产DRI,之后用电解氢,所用氢气来自德国北部清洁氢海岸线网络。不莱梅生产的海绵铁最初将供应不莱梅和艾森许滕施塔特厂,直到艾森许滕施塔特厂也能获得充足的氢。在过渡阶段,艾森许滕施塔特所需的额外氢气将从天然气中产生。为确保未来氢的供应,这两个地点将长期纳入欧洲氢网络。
安赛乐米塔尔计划到2030年将欧洲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30%,到2050年生产碳中性钢。该公司采用了两条突破性的碳中和技术路线,即智能碳和基于DRI-EAF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