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时值第九个“中国品牌日”之际,以“钢铁脊梁•中国质造•百年引领”为主题的2025(第四届)钢铁工业品牌质量发展大会在浙江德清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主办,世界金属导报社承办,聚焦钢铁行业品牌建设与质量提升,汇聚冶金及品牌建设等领域领导、专家、企业代表等近200人,共话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推动中国钢铁品牌迈向国际卓越。
中央档案馆原馆长,国家档案局原局长,著名党史学专家,档案学专家杨冬权;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首席专家林翎;杭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宁波钢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瞿涛;参考消息报社相关负责人;北京值得买科技集团副总裁,北京易合博略品牌咨询有限公司CEO赵一鹤;上海大学(浙江)高端装备基础件材料研究院副院长赖建明;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主任刘延学;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钢铁研究院副院长刘宁等领导嘉宾出席会议。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副院长赵辉,世界金属导报社副社长(主持工作)于治民分别主持会议。
张龙强在欢迎辞中提到,本次大会以“钢铁脊梁•中国质造•百年引领”为主题,旨在通过品牌塑造,提升中国钢铁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钢铁品牌。他表示,钢铁行业近年来以质量为中心的品牌管理体系逐步完善,行业品牌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但对标世界知名钢铁企业,中国钢铁行业在品牌建设方面仍有差距,需要进一步厚植品牌发展基础,强盛品牌发展动能,扩展品牌发展影响,久久为功,促进钢铁品牌建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他认为,钢铁行业的品牌建设不是“装饰”,而是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引擎”。希望行业同仁齐心协力,共同推动中国钢铁品牌走向世界一流,共赴美好未来。
参考消息报社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指出,当前中国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品牌建设已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抓手。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名片,现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现代化钢铁工业体系,行业发展已经进入由规模效益向质量效益转变加速演进期,行业品牌建设从“制造”到“质造”,锻造了国家脊梁。参考消息报社愿充分发挥桥梁作用,讲好中国钢铁的品牌故事,传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推动中国钢铁工业迈向更高端、更绿色、更可持续的未来。
杨冬权在《百年引领与伟大预见》专题报告中,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我国钢铁发展的历史定律。他指出,毛泽东同志对我国钢铁工业的战略预见历经70余年实践淬炼,已转化为“世纪跨越”的产业现实。中国钢铁的“百年引领”,不仅是单纯产量的引领,而且有质量、品种、品牌、工艺、技术、装备、专利、标准等全方位的引领,是毛泽东战略预见的生动实践。中国钢铁的“百年引领”,始于领袖的战略远见,成于数代钢铁人的接续奋斗。他深有感触地说,中国钢铁工业的引领百年,带来的将是中国工业化的引领百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引领百年、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百年,将是中国在世界上的数百年领先、数百年进步,将是中华民族的全面跃起和伟大复兴。
瞿涛在《创新杭钢建设的思考》报告中表示,杭钢集团近年来以品牌和质量为抓手,大力开展“创新杭钢”建设,提出“扛起三个担当、实施四大攻坚、强化五力协同”的“345”创新杭钢建设思路,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全力打造新时代国企转型示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杭钢集团将以品牌建设为引领,以质量提升为根基,在技术攻关中共举发力,在绿色转型中共享经验,在数字变革中共创价值,与行业协同构建更具韧性与活力的产业生态,以及卓越的品牌实力和创新动能。
赵一鹤在《数字时代钢铁品牌塑造新范式》报告中表示,在新时代B2B品牌重要性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品牌建设需与时俱进,并以宁德时代、中国宝武等企业为例,通过其清晰的战略、创新技术和可持续理念成功塑造了品牌形象。他指出,品牌的核心价值与定义要以“驱动产业发展、推动企业增长”为目的,好的品牌价值应内外一致,上下协同。针对企业品牌价值的塑造,他提出“一核四翼蝴蝶模型”,以文化价值为核心,价值共振,实现品牌价值的影响力。
刘延学作《品牌引领 科技创新 铸就行业领军地位》报告。他指出,近年来,新兴铸管通过路径探索、科技创新驱动、标准引领以及质量与品牌传播,品牌价值持续提升,海外影响力持续扩大。未来,新兴铸管将通过精准市场定位,拓展品牌合作,推动技术深耕与服务升级,完善全球化布局,不断提升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于治民在《“十五五”钢铁形势分析》报告中指出,我国钢材消费结构已发生根本性转变。建筑用钢需求持续萎缩,制造业用钢成为主要支撑,预计2025年钢铁需求降幅收窄。面向“十五五”,减量发展与生存竞争将成为阶段性特征,于治民建议,企业重点实施“三个极致”战略:追求极致成本管控、极致产品性价比和极致客户黏性,前两年重点保生存,后三年着力谋发展。
在会上,世界金属导报社对“三创品牌”(创新、创业、创效)征集成果进行了总结分享,深刻展现了钢铁行业企业品牌建设发展征程中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推动行业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