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合组织(OECD)一直在收集和整理有关全球钢铁产业名义产能的全面数据。据经合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钢铁产业名义产能(粗钢产能)从2000年的10.6亿吨增加到2013年的21.6亿吨,这意味着在此期间全球钢铁产业钢铁名义产能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5.6%。此外,经合组织预计到2017年全球钢铁产能将达到23.6亿吨,2014年至2017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 自2000年以来,全球各地区的钢铁产能出现很大变化,并且日益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例如,2000年经合组织国家合计钢铁产能占全球钢铁产能的比重为57.6%,2003年下滑至49.2%,2013年又进一步下降到30.7%。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钢铁产能迅速增加,特别是中国钢铁产能迅速扩大。对于未来,即使中国产能扩建放缓,但经合组织预计到2017年经合组织国家合计钢铁产能占全球的比重仍将降至28.6%。 在2000年到2013年期间,中国钢铁产能占全球钢铁产能的比重从14.1%提高到46.4%,经合组织预计2014年到2017年中国钢铁产能占全球钢铁产能的比重仍将维持在这一水平。此外,其他亚洲国家钢铁产能占全球钢铁产能的比重从2000年的26.2%降至2013年的18.7%,不过到2017年这一比重有望回升到19.4%。此外,欧盟28国、北美(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和独联体钢铁产能占全球钢铁产能的比重均在下滑,合计占比从2000年的45.3%降至2013年的23.7%,并且2017年这一比重很有可能将降至22.1%。 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欧盟28国以外的欧洲国家,中东、非洲和大洋洲地区钢铁产能占全球钢铁产能的比重也在下滑,从2000年的占比8.3%降至2013年的占比6.8%。不过,经合组织预计到2017年上述国家和地区钢铁产能占全球钢铁产能的比重将提高到7.8%。 2000年到2013年,拉美地区钢铁产能占全球钢铁产能的比重从6.1%降至4.3%。拉丁美洲地区粗钢产能从2000年的6500万吨增加到2013年的9400万吨,并且预计到2017年将增加到1.047亿吨。 在2000年到2013年期间,拉美地区粗钢产能增长44.6%,而且在此期间该地区许多国家粗钢产能均有增长,而不只是局限于原有产能较大的国家。其中,巴西粗钢产能增长60.3%,墨西哥产能增长26.3%,委内瑞拉增长36.3%,阿根廷增长19.9%,哥伦比亚增长175%,智利增长17.3%,秘鲁增长40%。此外,该地区粗钢年产能低于100万吨的国家产能增速更高,如2000年到2013年厄瓜多尔粗钢产能增长637.5%。 经合组织预计2013年到2017年拉美地区粗钢产能将增长11.4%。在此期间,拉美地区粗钢产能增长的国家仍将很多,其中巴西粗钢产能将增长10.5%,墨西哥产能将增长13.8%,委内瑞拉将增长25.3%,阿根廷将增长10%,秘鲁将增长12.5%。需要强调的是,委内瑞拉是拉美地区唯一一个钢铁产业投资由国营企业主导的国家。基于委内瑞拉钢铁产业绩效非常差,因而该国钢铁产能扩建可能将会继续成为纸上谈兵。对于哥伦比亚来说,在2013年以前其钢铁产能高速扩张之后,目前及未来该国并不打算提高产能。 根据经合组织的数据,拉美地区小国的粗钢产能未来仍将维持不变。这可以解释为钢铁产业在小国很难生存,因为小国的经济规模有限,限制了其市场发展。经合组织预计到2017年玻利维亚、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和许多加勒比岛国仍将没有炼钢车间,无论是转炉还是电炉。需要指出的是,经合组织预计拉美地区没有哪个国家将降低粗钢产能。基于经合组织的数据,这是全球钢铁产业整体发展趋势,唯一例外是日本和欧盟28国每年将各自减少200万吨的粗钢产能。全球粗钢产能缓慢淘汰,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是如此,这主要是由于退出壁垒相对较高,由此将使得产能过剩问题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此外,减缓粗钢产能过剩程度的另一个途径就是放慢新产能项目的建设。���� �� �� �� �� �� �� �� ��拉美国家钢铁产能统计及预测 ���� �� �� �� �� �� �� �� �� �� �� �� �� ������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