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实现我国焦化产业做精做强的发展目标,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制定了《焦化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关键阶段,也是焦化行业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深化改革、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节能减排、做强做精的重要时期。
“十二五”时期焦化行业发展成绩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焦化行业面对诸多困难挑战,但在困境下取得了新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根据协会统计,截至2015年底,规模以上企业焦炭总年产能达到6.87亿吨;企业数量由2010年的730多家减少到602家。企业平均焦炭年产能从68万吨提升到114万吨。
二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取得进展。“十二五”期间,全国淘汰落后焦炭产能8016万吨;全国新建常规焦炉175座,新增焦炭产能10842万吨,其中炭化室高度大于6米的顶装焦炉和大于5.5米的捣固焦炉166座,产能10542万吨;同时,焦炉煤气制甲醇总能力达到1220万吨;煤焦油加工总能力达到2280万吨;苯加氢总能力达到584万吨;新建干熄焦装置93套,处理能力12617吨/小时;干熄焦装置总计198套,处理总能力达到2.5万吨/小时左右;建成焦炉煤气制天然气总能力36 亿立方米/年。
三是企业深化改革、整合资源、合作发展更加积极主动。各焦化企业更加注重体制机制的改革,以适应经济形势变化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煤、焦、钢、化产业链在资源、资本、产品、物流等方面的融合更加紧密。产业集群化、布局园区化加快发展。
四是“四新技术”研发应用更加广泛。深入开展产学研用合作,积极推进新一代焦炉、焦炉煤气高效综合利用、煤焦油加工、低阶煤利用、高附加值煤化工产品以及高效经济节能环保工艺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应用,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成果。
五是加大贯标达标投入,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与2010年相比,吨焦耗新水、吨焦产品能耗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焦炉煤气利用率明显提高。各焦化企业加大节能环保设施的配套建设和技术升级,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回用项目、焦炉烟气低温脱硫脱硝示范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六是“两化”融合对产业的优化作用得到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生产管理智能化的积极应用,对促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企业精细化管理、全流程系统优化、深挖降本增效潜力,所产生的效率和效益愈加明显。
但是在快速发展、粗放式发展过程中,焦化行业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亟待解决。主要是:焦化行业的经济运行仍然处在新旧体制的转换过程中,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还有待完善;焦化企业节能减排贯标达标任务紧迫而艰巨;企业资金紧张、相互拖欠的经营风险、经营效益恶化状况急需改变;企业科学决策、创新管理,建立高效经营运行机制、合理分配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还有待改进。主要矛盾是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与合理安排地方利益、企业利益、职工利益的矛盾;产业总体布局调整、产品结构调整与国家法规政策调整和行业间利益合理分配的矛盾。
“十三五”时期焦化行业面临的形势
从宏观经济形势来看,“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目前国民经济增速回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从与焦化行业关联度最高的钢铁行业来看,我国钢铁生产和钢材消费都已进入峰值平台区,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钢产量将在7.2亿-7.8亿吨的水平在一定区间波动,并呈总体下行趋势。预测到2020年,我国钢材消费量为6.78亿吨,粗钢消费量在7.21亿吨。同时,随着废钢积聚量的增加,电炉钢比例会提高。届时,我国每年将保持4亿吨左右的焦炭消费量。
从国内炼焦煤市场来看,由于钢材市场价格仍处于低位,加之企业资金紧张及压缩库存量,总体需求呈疲弱状态。基于国内外炼焦煤资源充裕,炼焦煤供需已基本转为买方市场。
从国际贸易环境来看,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和“走出去”发展战略,加快企业国际化发展步伐,扩大出口,有利于缓解国内市场供需矛盾。但是由于贸易摩擦因素影响,今后焦炭出口仍将面临巨大挑战。
从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看,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保法等一系列法规条例的实施,焦化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环保挑战。从目前运行情况看,焦炉烟囱排放指标中的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达标困难。“十三五”期间,环保投入将加大企业资金、成本压力。
从焦化行业通过深加工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的市场前景来看,京津冀地区加快去煤化以及实行国V汽油的要求,为清洁燃料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基础。政府提出的实现区域削减燃煤8500万吨、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10吨以下锅炉,京津冀晋鲁等地区取消工业园区燃煤锅炉等要求,为煤化工清洁燃料市场带来了较大的机遇。
“十三五”发展规划总体目标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纲要》提出,焦化行业要围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以创新为驱动力,在创新发展中破解矛盾和问题,促进行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企业做精做强。
“十三五”期间,焦化行业各企业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提质增效升级,实现产业绿色、清洁、高效、科学发展。总体目标是:
“十三五”时期,我国焦化行业和企业转型升级,就是要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从粗放管理向科学、规范、精益求精转型;从只顾自身生产而忽视能耗指标和环境保护,向集约高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转型;从短期效益向利益共享、长效机制、可持续发展转型。升级就是要产品升级、技术升级、装备水平升级、质量标准升级和服务水平升级。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推进焦化行业和企业的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成效。
“十三五”时期,焦化企业务必在做精做强方面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要以解决好焦炭用户的稳定性和个性化需求为导向,以现有生产系统全流程优化、完善和提升为着眼点,以全面深化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进企业技术与管理创新,有效激发生产要素的内生动力为支撑,充分发挥现有产线的功能与效率,提高生产运行的质量与效益,推进焦化企业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清洁化发展再上新台阶。
“十三五”时期,焦化行业要加强对国家《安全生产法》的宣传贯彻落实。特别针对焦化企业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的特性,安全生产意识不能有丝毫懈怠。要始终坚持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明确安全生产的重要地位、主体任务和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要把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责任、标准化作业责任落实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建立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培训演练,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十三五”时期,焦化行业要坚持绿色发展。加强节能环保关键技术、工艺、装备研发和推广应用,有效降低能耗、物耗、水耗水平和污染物排放量;要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是提高煤炭分质梯级利用、余热回收利用、水循环利用、废渣资源化等综合利用效率;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发展体系。
“十三五”时期,焦化行业应创新商业模式,积极利用电子商务交易和期货交易等现代化手段,提高企业焦化产品交易的规范性和效率;优化大宗原燃料和产品的物流配置,有效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十三五”时期,焦化行业要认真贯彻《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落实“互联网 ”行动计划,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水平。
“十三五”时期,焦化企业应更加重视财务和资金管理。在保证简单再生产的基础上,务必将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重点用于提质增效、节能减排措施的需求上。对于通过焦化行业准入公告的企业,用足用好国家政府主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信贷和融资政策,提升焦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金融资本运营能力。
“十三五”时期,焦化企业应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急需的不同层次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岗位操作人员队伍,打造一支技术业务素质高、具有共同核心价值观、强大凝聚力的和谐团队。整合行业各类专业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十三五”发展规划具体目标
《纲要》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焦化行业发展规划的具体目标:一是淘汰全部落后产能,焦化准入产能达70%以上;二是优质炼焦煤配比降低4%(保持焦炭质量不降低);三是200万吨及以上规模焦化企业基本实现能源管理中心和信息化管理模式;四是钢铁企业干熄焦装置配置率达到90%以上;五是焦炉煤气利用率达到98%以上,水循环率达到98%以上,吨焦耗新水降至1.5吨以下;六是化解过剩产能5000万吨;七是焦化准入企业污染物排放基本达到《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此外,《纲要》还从提升行业协同发展能力,促进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在促进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方面,《纲要》提出:焦化生产企业要严格落实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完善环境污染治理设施,保证环保设施全面正常稳定运行,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并在以下三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焦炉烟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管式炉二氧化硫达标控制措施
加强炉体维护,减少焦炉串漏,采用焦炉煤气两级脱硫的技术措施,使焦炉煤气硫化氢含量降至20 mg/m3以下。
对于采用焦炉煤气为燃料、单段加热的已建焦炉,尽量采用以一氧化碳或采用氮含量低的煤气作为加热燃气;优化焦炉加热制度,调整焦炉温度,降低焦炉空气过剩系数,降低焦炉操作温度;对于新建焦炉除采取以上措施外,在设计阶段要选用采用废气循环和分段加热相结合加热技术的炉型,开发应用高导热性硅砖,提高炉墙传热效率,减少热力型氮氧化物的生成。
二是苯并(a)芘排放控制措施
对于干式除尘地面站除尘工艺,需要采用强化预喷涂、高效除尘布袋等措施,提高粉尘和焦油雾的去除效率,或采用燃烧法干式地面站、装煤车上燃烧配以地面站烟尘洗涤净化技术、导烟除尘技术或采用集气管负压除尘技术;加强炉体维护,严格焦炉操作。
三是废水、异味、固体废物控制措施
焦化废水处理工艺要符合《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要求,强化源头治理、清污分流,提高处理效率;完善异味治理设施,重点完成焦炉煤气湿式氧化法脱硫再生尾气治理;优化企业原料、工艺方案,从源头上减少固体废物排放,推广焦化厂固体废弃物制型煤炼焦技术,全面提高固废资源化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