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您还没有登录哦! 免费注册|登录
您的位置:首页  > 业内要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1月份中国钢铁PMI指数创九个月来新高
信息来源:世界金属导报2016-02-16A01      时间:2016-02-16 09:01:28

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2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1月份中国钢铁行业PMI指数延续了上个月的回升势头,两连升至46.7%,较上月回升6.1个百分点,是自2015年4月份以来最高,创九个月以来新高。但钢铁行业PMI指数已连续21个月处在50%的荣枯线以下,显示钢铁行业景气度依然处在长期低迷局面。

从主要分项指数来看,除产成品库存指数外,均呈现回升态势。生产指数两连升至近五个月以来高点,新订单指数两连升至2014年7月份以来最高,新出口订单指数时隔四个月重回50%以上的扩张区间,购进价格指数升至近四个月以来最高,而产成品库存指数则两连跌至2013年8月份以来最低。

PMI指数显示当前钢铁行业供需环比均有所活跃,产业链去库存取得积极成效,在供给侧改革成为宏观政策主基调、钢铁行业去产能有望取得实质效果的形势下,后期钢材价格出现反弹的概率增加。但当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压力依然沉重,需求端或现萎缩,将会打压钢价上升势头。

钢厂生产有所活跃

1月份,钢铁行业生产指数较上月回升7.1个百分点,达到45.6%,为近五个月以来高点,但已连续17个月处于50%以下的收缩区间。与此同时,和生产相关的采购活动也出现回升,当月采购量指数回升1.8个百分点至44.9%,为近五个月以来的最高;进口原材料指数回升7.1个百分点至51.7%,时隔四个月再度回到扩张区间;原材料库存指数回升8.8个百分点,达到近九个月以来的最高。

从以上指数变化情况来看,由于去年12月中旬以来钢价出现一轮回升,近期行业亏损现象略有好转,部分钢厂生产及备料的积极性均有所提升,后期钢厂生产或将小幅加快。但后期粗钢产量预计难以明显增长,主要是由于2015年钢铁企业出现史无前例的大幅亏损。近期尽管亏损面有所减小,但多数企业依然处于亏损局面,且资金紧张将限制钢厂开工率的上升。此外,环保风暴对钢厂产能的释放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钢企订单继续回暖

1月份,钢铁行业新订单指数为49.9%,较上个月回升9.0个百分点,该指数两连升并达到2014年7月份以来的最高。显示随着前期钢价上涨,代理商订货积极性抬升,加之部分钢厂出台冬储促销政策,钢厂接单量增加,市场采购需求呈现回升态势。不过,钢铁行业新订单指数已连续19个月处于50%以下的收缩区间,表明在国内经济增长不断减速的大环境下,特别是固定资产增速持续回落的情况下,市场终端需求仍显不足,不论是房地产建设还是工业制造业,都难以释放强劲的采购需求。

1月份,钢铁行业新出口订单指数继续回升,较上月攀升3.1个百分点至50.9%,连续三个月回升,并重回50%以上扩张区间,显示当前国内钢厂出口接单量持续增加,后期国内钢材出口仍有望维持高位。钢材大量出口已成为调节国内供需关系的阀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市场供需矛盾。从当前来看,我国钢材出口的低价优势仍旧突出,特别是人民币自去年11月以来阶段性贬值较大,致使国内外钢价实质性价差仍在扩大,预计后期我国钢材出口仍将保持高位。

库存消化成效明显

1月份,钢铁行业产成品库存指数继续下降,为34.4%,较去年12月份下滑5.1个百分点,为2013年8月份以来最低,显示当前库存消化加快,钢厂“去库存化”效果明显。据中钢协数据显示,1月上旬末重点企业钢材库存量1236.14万吨,创下2014年1月中旬以来的最低水平,比上一旬减少0.5%,较2015年12月上旬末大幅下降13.8%,较2015年1月上旬末下降9.36%。这显示整体“去库存化”效果显现,国内钢铁产业链库存处于低位,将对钢价提供利好支撑。

原料成本触底回升

1月份,钢铁行业购进价格指数延续反弹势头,较去年12月份大幅上升12.8个百分点至38.8%,为2015年四季度以来最高点。该指数两连升,且升幅明显扩大,显示当前原材料价格触底反弹,钢铁企业成本继续下降难度加大。但该指数仍处50%以下的收缩区间,显示当前原料市场仍处弱势,尚难以对钢价产生明显的拉动效应。

综上来看,当前国内钢市供需格局已经开始显露积极变化,特别是当前产业链库存处于低位,供给侧改革推进带来钢铁去产能加速,有利于提升市场预期,钢材市场回暖的积极因素在增多。不过,当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压力依然沉重,特别是与钢铁需求相关的终端产业均没有好转迹象,需求低迷将会制约钢价上涨空间。

分享到: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金属学会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冶金信息网     钢铁标准网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属世界金属导报社所有,未经《世界金属导报》书面授权,请勿以任何方式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74号(邮编:100730)
京ICP备11022607号-15 Copyright @ 2004-2021 by www.worldmetals.com.cn www.worldmetal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