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您还没有登录哦! 免费注册|登录
您的位置:首页  > 业内要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台湾中钢建成“钢化联产”示范工厂
信息来源:世界金属导报2023-01-17A02      时间:2023-01-17 00:00:00

为推动“钢化联产”(钢铁、化工联合生产),带动钢铁产业碳循环转型,中国台湾中钢公司(以下简称:中钢公司)投资2亿元新台币,携手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工研院),建立岛内首座“钢化联产”先导工厂。该项目获得中国台湾省技术处科技专项补助的资助,采用工研院开发的碳捕集和再利用技术,进行碳循环再利用的技术验证,预计年减碳量4900吨。未来,中钢公司计划与化工业伙伴合作成立“钢化联盟”,展开“示范工厂”计划,验证商业模式,成功后将共同成立碳循环经济园区,预计年减碳量可达290万吨,相当于7450座大安森林公园的二氧化碳吸附量,实践“不只减碳,还要发展碳利用”的目标,开创绿色产业链新商机。

这次中钢公司与工研院共同验证的三项技术,包括:①二氧化碳捕集和提纯系统,②自主催化剂与过程转化系统,③电解水制氢系统。通过“二氧化碳捕集和提纯系统”将中钢公司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进行捕集之后,加以分离、提纯;再通过“自主催化剂与过程转化系统”及“电解水制氢系统”,制成如甲醇、甲烷等绿色化学品来作为下游化工厂低碳化学品的基础原料,取代化工原料必须进口的做法,提升成本竞争力,帮助台湾省迈向碳净零排放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未来。

台湾省经济部门负责人表示,全球已有超过130 个国家和地区宣布碳净零排放目标,各个国家和地区将实施碳关税制约碳排放,如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台湾省的经济以出口为导向,政府已规划“能源转型”、“产业转型”、“生活转型”及“社会转型”等四大转型方向,并将辅以“12项关键战略”制订行动计划,以落实低碳转型。实现碳净零排放这一艰巨任务,需要产、学、研各界与政府携手努力,并采取“先大后小”、“以大带小”的模式推动。“钢化联产”先导工厂落成,展现了台湾省强大的减碳决心和行动力,不仅开启了钢铁业及化工业两大产业合作减碳的新篇章,更加速台湾省净零转型工作,迈向2050碳净零排放愿景。

中钢公司董事长翁朝栋表示,公司面对产业环境巨大变化、国际贸易竞争等严峻挑战,结合自身经营战略,提出“智慧创新、绿能减碳、价值共创,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卓越企业”的新愿景,“钢化联产”先导工厂的建设正与中钢公司新愿景相互呼应。中钢公司感谢政府对“钢化联产”计划的支持与协助,以及工研院先进技术的支持,后续将和石化行业伙伴合作成立“钢化联盟”,展开“示范工厂”规划,推动台湾省工业“净零转型”工作加速前进,打造崭新的碳资源整合供应链。“钢化联产”是中钢公司迈向“2050碳中和”的关键路径之一,钢化联产将分三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为建立“实验室及先导工厂”,结合工研院技术进行合成化学品的应用技术研发及验证;第二阶段将携手化工行业伙伴建立可商业化生产化学品的“示范工厂”,计划每年可实现碳减排24万吨;第三阶段,计划在台湾省减碳策略的推动下,共同促成“新材料循环产业园区”,携手各行业伙伴建立起碳循环产业集群,年减碳量预计可达到290万吨。

工研院院长刘文雄表示,2050碳净零排放是一项跨领域及跨产业的转型工程,对未来30年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高雄在发展钢化联产方面具有地利优势,拥有钢铁及化工产业集群,因此拓展“碳资源”整合更能发挥优势效果。工研院很高兴有机会在中钢公司与化工产业区域资源整合的基础上,与中钢公司合作“钢化联产”,共同推动“碳循环再利用”关键技术发展,协助钢铁行业实现低碳生产,携手建立跨产业的钢化联产新合作模式,扩大区域能资源整合范围,创造新产值。

长春石化总裁林书鸿表示,目前全球都在积极节能减碳,长春石化公司三年前就开始研究减碳技术,公司旗下运营超过12年的醋酸厂一年可以消化12万吨的二氧化碳,是台湾省内独创的技术。加上中钢公司拥有丰富的建厂经验,工研院拥有强大的技术与人才支持,如果能实现钢化联产配合,将对台湾省碳净零排放作出更多贡献。目前,钢化联产主要面临岛内土地缺乏的困境。长春石化拥有许多宝贵的技术与经验,期望政府能大力支持钢化联产合作计划。

与中山大学共建“AIR HoPE产学研发中心”,展示研究成果

中钢公司携手中山大学气溶胶中心研究团队,于2022年1月共建“AIR HoPE产学研发中心”,合作研发PM2.5悬浮细颗粒物防治技术。近期,“AIR HoPE产学研发中心”举办一周年成果发布会,展示“测量方法学建立”、“减排技术开发”、“特征成分及影响分析”等三大研发主题的阶段性成果,并邀请相关研究院所、专家及钢铁行业同仁参会,促进产学研各界交流环保技术。

此次“AIR HoPE产学研发中心”成果发布会,还设置了展览区,展示各研究主题进展的成果海报,以及相关实体设备。AIR HoPE研究团队阵容强大,成员包括中山大学气溶胶科学研究中心、化学系、环境工程研究所等的专家,以及中研院院士、台湾大学的专家学者。各项研究成果有望陆续转化为产业应用,为改善空气质量贡献力量。

董事长翁朝栋表示,自2019年起中钢公司陆续启动“烧结矿自动化封闭式生产线”、“第一热轧钢带厂二号加热炉设备更新”、“第一转炉厂除尘设备更新”、“一号烧结厂增设排烟脱硫设备”及“新建煤炭封闭式料场”等多项重大环保改善工程,使得中钢公司近年来空气污染防治效果显著。在全球经济环境不佳的大背景下,中钢公司基于“环保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仍持续投入空气污染防治研发,联手中山大学校内外专家学者组成研发团队,启动“AIR HoPE产学研发中心”计划。“AIR HoPE产学研发中心”秉持“业界出题,学界解题”的精神,针对PM2.5的检测、减排及环境影响评估等三大领域开展研发工作,第一年即展现丰富的阶段性成果。在测量技术方面,已初步开发无机气体感测芯片及可移动式质谱仪,能随时随地测量PM2.5;减排技术方面,已着手在中钢公司烧结厂进行模拟试验,通过废气水洗优化及湿式静电除尘等措施,去除PM2.5取得显著成效;此外,研究团队还开发了高效过滤材料,并建立数学模型,以科学方法量化评估减排成效。此外,中钢公司也乐于与岛内其他钢铁企业分享研究成果,让空气污染防治工作由点扩散到面,唯有空气环境好,经济才有意义,台湾岛内钢铁企业一同践行环保,产业发展才会更好。

中山大学校长郑英耀表示,该校创立亚洲唯一的气溶胶科学研究中心,致力改善因空气污染物及悬浮PM2.5所带来的环境生态及公众健康问题,至今已成功研发多项尖端监测技术,协助产业转型升级并实现环境友好,以尽大学的社会责任。“AIR HoPE产学研发中心”开发的创新技术及材料知识,未来有机会推广至岛内其他有空气污染物减排需求的产业,甚至推广为国际性的空气污染防治技术,迈向产学国际化。

高雄市环保局副局长黄世宏表示,高雄早期以重工业发展为主,受地理位置影响,每逢秋冬会受到空气污染影响。感谢中钢公司在环保减排方面的努力,推动包括兴建煤炭封闭式料场等多项环保改善工程,在中钢公司与中山大学的强强联手下,通过学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应用,有望进一步改善高雄市的空气质量。

相关资讯

新建煤炭封闭式料场,减少颗粒物排放

为强化空气污染防治及提升减排效率,中钢公司采用先进工程技术新建长735米、跨距128米、高60米的钢结构棚架封闭式料场,该建筑“南半段基桩打设及基础工程”建筑工地获得高雄市环保局“2022年优良智慧工地”殊荣。

中钢公司为推进ESG可持续发展工作,追求“环境管理”与“清洁生产”的目标,近年来陆续推动各项重大环保改善工程,其中的“新建煤炭封闭式料场”工程于2019年7月于厂区西南侧原料储存场开始施工,以储放炼铁过程所需的冶金煤。中钢煤炭封闭式料场共规划兴建34格料仓,一期工程北半段(305米)16格料仓工程已于2021年12月底完工,二期工程南半段(430米)18格料仓工程正在建设中,预计2023年底完工后,整体防止颗粒物飘散效率将提高至98%,每年可减少颗粒物排放31.6吨。

煤炭封闭式料场二期工程之中的“南半段基桩打设及基础工程”是中钢公司自行规划,并委托集团子公司联钢营造负责施工。中钢公司汲取一期工程经验,改进二期施工规划,建筑工地管理单位拟订短、中、长期施工路线并铺设硬质路面,不仅在非施工区域铺设防尘网,以减少裸露地表面积,而且在南半段施工区铺设水管及洒水设施,减少颗粒物飘散。此外,中钢公司积极配合高雄市环保局推行建筑工地智能管理政策,不仅在厂区周边设有空气质量监测站,并在工程用地的上、下风口处设置微型传感器以连续监控空气质量,鉴于整体工程建设规模浩大,中钢公司在工程用地出入口设置车牌电子识别系统,进行运输车辆智能化管理。

中钢公司基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不仅推动环保改善工程,还秉持优于法规标准的精神进行工程施工及建设管理,“煤炭封闭式料场”建筑工地导入相关智能监测及管理措施,获得高雄市环保局好评。中钢公司将持续朝着成为更先进、更环境友好、更节能环保的钢铁企业迈进,为改善空气质量贡献力量。

旗下中联资源取得全品类产品碳足迹及TCFD双认证

近期,中钢公司旗下的中联资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资源)完成国际第三方验证机构英国标准协会(BSI)审核,公司全品类产品及服务均获得碳足迹认证,同时也荣获TCFD(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最高评级“Level-5:Excel l ence”,表明中联资源为应对气候变化制定的相关规划以及可持续经营成效,获得国际机构高度肯定。

面对2050年碳净零排放的大趋势,只有通过产品的碳足迹核查,才能有效寻找减少碳排放的切入点。中联资源早在2010年就对五大类产品进行碳足迹计算,并提供给环保部门作为台湾省碳足迹系数资料参考。为持续强化碳足迹管理机制及产品标示,并积极参与整体产业链低碳转型,中联资源通过独立权威验证机构BSI进行碳足迹核查,在下属的高雄厂、台中厂、彰化厂及苗栗厂等16个厂区全体动员执行碳足迹核查,包含新型高炉水泥、气冷转炉渣配料及气冷高炉渣配料在内的19类产品全部通过碳足迹核查,并配合环保部门将认证结果公布于网络,有利后续减碳技术开发及工艺流程优化,为未来迈向碳净零排放奠定良好基础。

日渐加剧的极端气候推动近年来的碳减排浪潮,中联资源为强化自身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于2022年导入TCFD,并依据“治理”、“策略”、“风险管理”、“指标和目标”四大方向建立风险架构,以监测气候变化对经营产生的潜在风险,进一步提出相关应对策略。面对碳净零排放的大趋势,中联资源不仅近期完成南部研磨厂燃煤转换天然气工程,还规划制定减碳及碳中和路线图,设定2050年达成碳中和目标。

分享到: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金属学会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冶金信息网     钢铁标准网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属世界金属导报社所有,未经《世界金属导报》书面授权,请勿以任何方式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74号(邮编:100730)
京ICP备11022607号-15 Copyright @ 2004-2021 by www.worldmetals.com.cn www.worldmetal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