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调查、发布的中国钢铁行业PMI来看,2025年6月份该指数为45.9%,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显示钢铁行业继续承压运行。分项指数变化显示,钢铁需求偏弱运行,钢铁生产继续收紧,库存去化压力加大,钢材价格低位运行,原材料价格继续下行。预计7月份,受高温多雨天气影响,需求端进一步承压运行,钢材价格继续低位震荡,供给端也难有上升动力。
市场信心有所不足,钢铁需求表现偏弱。6月份钢铁行业新订单指数为45.6%,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较低水平。
钢厂生产继续收紧,库存去化持续承压。6月份,受需求疲软及季节性因素影响,钢厂生产继续收紧,生产指数为43.5%,处于50%以下的较低水平,显示钢厂生产恢复力度不足。由于需求端下滑幅度大于供给端,产成品库存去库进一步减缓,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6.8%,环比上升3.5个百分点。
原材料价格低位运行。6月份,受钢厂生产收紧影响,采购量指数为49.9%,仍位于50%以下的收缩区间。购进价格指数进一步下滑4.1个百分点至25.6%,连续八个月位于低位。
钢材价格小幅震荡。6月份,由于终端市场需求偏弱,钢材价格低位震荡。
预计7月份,钢铁需求或延续弱势震荡态势。全国性高温暴雨进入峰值期,南方极端气候将压缩建筑工地有效作业时间,抑制建材采购活动积极性,同时恶劣天气对制造业供应链的潜在扰动或延后终端到货节奏;政策层面虽维持宽松导向,但房地产“保交付”资金纾困尚未穿透至新开工环节,2025年1-5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7%;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22.8%;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5.3%。加之制造业设备更新政策进入效果观察期、消费刺激措施对板材需求的拉动存在滞后性,短期难以对冲季节性下滑压力。资金方面,二季度整体货币投放相较一季度有一定收紧,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内部提前释放利好显然会使得效果减弱。综合来看,在天气因素影响较大、政策传导时滞延长以及资金投放收紧的复合制约下,7月钢市需求修复力度难有明显回升,建筑用钢领域承压尤为显著。
钢材价格持续低位震荡。原材料价格受国际地缘政治影响较大,伊以冲突导致能源价格波动剧烈,焦炭价格首当其冲,虽然当前情况有所缓解,后续仍需警惕地缘风险的反复可能。整体来看,7月钢价或延续震荡筑底趋势,原料成本波动仍是关键变量。
钢厂生产或将小幅回落。当前钢厂因原材料价格较低,生产端仍有一定利润支撑,但即将到来的极端高温天气导致需求端不确定性增加,对钢厂生产活动也有一定影响。此外钢材价格低位震荡或将挤压钢厂利润空间,对于钢厂生产积极性有一定影响。6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42.8%,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显示钢厂对后市信心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