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淡水河谷正式重启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卡帕内玛矿区(Capanema)运营,标志着该公司在米纳斯吉拉斯州的采矿业务已开启新篇。淡水河谷计划至2030年累计投资670亿雷亚尔,这些投资将用于打造更安全、更创新且可持续的生产工艺,重点在于推进减少尾矿坝使用,降低碳排放,以及扩大循环开采规模——淡水河谷将在米纳斯吉拉斯州五大综合运营区全面运用新技术支持扩大循环开采规模。
卡帕内玛矿区将使用自然水分选矿,无需用水且不会产生尾矿,从而彻底消除对尾矿坝的需求。这一新生产模式还包括使用五辆自动驾驶矿用卡车,以及应用循环开采解决方案,如对历史废料堆中的铁矿进行再处理。卡帕内玛矿区将使淡水河谷铁矿石年产能增加约1500万吨,这将助力淡水河谷实现“到2026年使铁矿石年产能达到3.4亿-3.6亿吨”的目标。
为重启这座已停产22年的矿区,淡水河谷已投资约52亿雷亚尔,这些投资用于矿区设施现代化改造及实现与周边矿区协同作业,以优化生产工艺并减少环境影响。
新投资
未来计划在米纳斯吉拉斯州投资670亿雷亚尔——这是淡水河谷2030年战略的一部分,该战略旨在通过提升运营业绩打造更灵活的铁矿石产品组合。投资中的大部分将用于扩大尾矿压滤和干式堆垛的规模,其目标是使淡水河谷米纳斯吉拉斯州运营区的尾矿坝使用比例从30%降至20%。
淡水河谷将投资对米纳斯吉拉斯州五大综合运营区进行现代化改造,并改善矿区岩土结构管理,包括提高连通性、更新车队、部署仪器和加强监测等,以确保该州铁矿石生产的安全性、可持续性和创新性。
这些投资还将用于推进上游坝去特征化计划,支持矿坝拆除。自2019年以来,该计划已完成约60%。在目前剩余的13座上游坝中,8座正在拆除。所有上游坝目前均处于停工状态,并受到淡水河谷岩土监测中心全天候监控。
淡水河谷自2020年起在米纳斯吉拉斯州大力推进循环开采实践,对岩土结构中的铁矿进行再处理,如塞里尼亚矿区(Serrinha)的废料堆、大瓦尔任矿区(Vargem Grande)的大瓦尔任尾矿坝等。这一举措既消除了这些岩土结构的安全隐患,又减少了尾矿处置所需的场地面积,具有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