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您还没有登录哦!
免费注册
|
登录
首页
行业要闻
冶金技术
专题专栏
咨询报告
会议会展
数字报
PDF版
数据资产
English
您的位置:
首页
>
冶金技术
>
炼钢连铸
>
列表页
压铸模具用钢QDX-HARMOTEX的开发
1 前言 近年来,为实现以提高汽车燃油效率为目的的车身轻量化,铝压铸零部件的高强度和薄壁化取得进展。此外,为了提高零部件的生产率,成形加工间隔也在缩短。在此背景下,用于零部件制造的压铸模
用双电解池与微毛细管电池组合方法研究氢在碳素钢板中的渗透行为
1 前言 氢渗透被认为是氢脆和应力腐蚀开裂的原因之一。因此,氢渗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测定氢渗透的常用方法是使用Devanat han-Stachurski装置(DS装置)的双电解池法。
板坯角部裂纹成因分析及改善实践
通过对板坯角部裂纹成因及影响因素进行理论研究分析,采取了调整钢中碳含量、控制钢中氮含量、落地缓冷控制表面温度、加强喷嘴检查清理及调整铸坯位置来改善二冷工况、采用高频率小振幅的液压振动模式、不断
宽厚板高碳钢边部裂纹缺陷分析
本文从连铸工艺和设备精度角度分析了宽厚板产生边裂的原因及解决措施。认为高碳钢钢板边裂产生的直接原因是铸坯存在角部裂纹缺陷,而铸坯角部裂纹主要是由于结晶器锥度过大、结晶器足辊接弧精度下降、二次冷
转炉出钢口浇注修补技术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一种可对转炉出钢口更换后出钢口管砖与座砖间隙进行定向填充的浇注修补技术。该技术为一整套浇注填充修补装置及材料工艺,用以实现镁质自流浇注料的全流程的搅拌、输送和灌注,能够解决传统干法喷
3D积层塑型用无钴马氏体时效钢的研发
为了满足日益严苛的特定化学物质伤害预防规则,日本山阳特钢研发出无钴(Co)马氏体时效钢,本研究中论述的无Co马氏体时效钢是通过开发保持普通马氏体时效钢性能的同时,避免添加特定化学物质Co的新合
全球5000m
3
以上特大型高炉情况汇总
截至2020年7月,全球5000m3以上特大型高炉数量总计35座(含在建1座)。按照炉容排名,韩国光阳厂1号高炉为6000m3,排名第一。按照国家排名,日本排名第一,共14座特大型高炉,其中,
全球5000m
3
以上特大型高炉情况汇总
截至2020年7月,全球5000m3以上特大型高炉数量总计35座(含在建1座)。按照炉容排名,韩国光阳厂1号高炉为6000m3,排名第一。按照国家排名,日本排名第一,共14座特大型高炉,其中,
大型钢锭模设计及生产工艺实践
本文通过计算分析了国内外大型钢锭模设计参数,并根据东北特钢锻钢厂产品规格,新设计了43.5-50t 16棱钢锭模,新锭型可代替42t、50t真空浇注锭型。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工人劳动强度降低,生
高碳钢盘条拉拔断裂分析及工艺优化
高碳钢SWRH82B盘条在拉拔使用过程经常出现断裂问题,本文通过对断丝样品的化学成分、宏观及微观检验分析,确定拉拔断裂主要是由于缩孔缺陷造成。缩孔缺陷的存在,破坏了盘条基体的连续性,当受外力作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共
271
条记录
9/28
页
冶金技术
绿色低碳高炉炼铁技术创新与应用
超精煤提取与高值化利用技术研发进展
可省略软化退火的冷锻用钢
提升大型钢铁企业供应链韧性的物流运营管理创新与实践
绿色缓蚀剂在石化管线钢腐蚀控制中的应用机理与前景
使用Fine-Kinney方法通过机器人降低连铸操作风险
专题栏目
信息跟踪企业版报告目录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技术报道:棒线材生产工艺及装备的最新发展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技术报道:高精度热轧自动化控制系统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技术报道:板形综合控制技术的自主研发及创新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技术报道:板带钢控轧控冷技术
钢材深加工专题1:浅谈我国钢铁工业对深加工的认识历程
推荐新闻
《世界金属导报》手机报新版本发布,免费下载,免费看
华鼎铜业与北大先锋再次合作侧吹炉配套6000立方制氧项目
2025年一季度全球高炉生铁产量同比小幅下降0.2%至3.175亿吨
强化理论与技术
2024年度“感动北科”新闻人物重磅揭晓
冶金流程工程学助力冶金行业转型升级
点击排行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一) 室兰钢铁厂用钢渣骨料配制重混凝土的研究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二) 鹿岛钢铁厂钢铁渣利用技术的开发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五) 八幡厂钢铁渣的利用
钢铁行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三) 名古屋厂铁水预处理炉渣肥料化的开发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四) 广畑厂灰石材生产利用技术的开发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金属学会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冶金信息网
钢铁标准网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属世界金属导报社所有,未经《世界金属导报》书面授权,请勿以任何方式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74号(邮编:100730)
京ICP备11022607号-15
Copyright @ 2004-2021 by www.worldmetals.com.cn www.worldmetal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