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北大学进行了向焦粉中加入金属Fe颗粒以减少烧结过程中CO2排放的研究。在实验室烧结模拟机上研究烧结料层结构和透气性的变化,然后对使用金属Fe颗粒作造块剂同完全使用焦粉作造块剂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使用焦粉作造块剂的条件下,当料层温度达到料球黏附层开始熔融的温度时,由料球和焦粉组成的混合料料层的压差刚开始时是升高的,然后逐渐降低;而使用金属Fe颗粒作造块剂的条件下,混合料料层的压差在烧结初期开始降低,然后升高、直至达到最大值。此外,还开展了改变烧结料层CaO含量的烧结试验。
1 前言
烧结矿是世界上高炉炼铁最广泛使用的炉料。在烧结工艺中,烧结矿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是非常重要的指标,能够直接影响到后序的高炉操作。此外,烧结机利用系数也是重要指标,而烧结料层的透气性是直接影响烧结机利用系数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钢铁工业CO2排放量约占全球CO2总排放量的7%。日本高炉炼铁过程中产生的CO2约占钢铁工序总排放量的14%,而铁矿烧结过程中产生的CO2就占到总排放量的3%。因此,必须降低烧结过程中矿物燃料的用量,一种可行的方案是选用造块剂代替焦粉。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多次尝试,例如利用生物质焦作为碳材,可极大缩短烧结时间,并大幅度减少NOx和SOx发生量,但同时也会带来烧结矿的成品率和强度明显降低的负作用。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利用部分还原铁矿及使用钢屑,在提供热量的过程中不产生CO2排放,但这样做会使烧结料层的透气性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导致烧结机利用系数大幅度下降。料层透气性的降低主要发生在烧结料层的下部。从烧结料层的结构来看,形成的氧化物熔体向料层下部滴落,造成某些孔隙被熔体填充。
如果用金属Fe颗粒代替焦粉,那么原料中氧化铁含量将升高。在烧结操作中,由于高炉炉渣的成分应保持不变,因此控制CaO含量至关重要。在使用焦粉的传统烧结工艺中,料层中CaO含量对料层结构和压差会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有必要研究利用金属铁作造块剂时CaO含量的影响。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弄清当使用金属Fe颗粒时烧结料层透气性的变化。在烧结模拟机上测定料层温度、料层透气性和废气成分在烧结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研究利用金属Fe颗粒作造块剂对烧结料层结构变化的影响。
2 试验步骤
在一台圆盘制粒机内,以粒度为2.0mm的氧化铝球为粒核,外层涂覆由赤铁矿和碳酸钙组成的混合细粉,制成粒度为2.38-2.8mm的料球(称为氧化铝核球,ACP)。ACP黏附层的初始成分是CaOFe2O3二元系,ACP黏附层中Fe2O3与CaO的混合比见
表1。用粒度为1.0-2.0mm的金属Fe颗粒(99.9%-Fe)和冶金焦(87%-固定碳)作为造块剂,依据焦粉和金属Fe分别氧化成CO2和Fe2O3来计算造块剂的发热量。造块剂与ACP的混合比为1.3g:26g;当用金属Fe完全取代焦粉时,金属Fe与ACP的混合比应为6.1g:26g。
烧结模拟机如图1所示。用一根内径为35mm的氧化铝管作为反应管,料层厚度设为20mm。在料层下面放入20mm厚的氧化铝球,以防止细料下落及渣熔融。为了防止造块剂发生氧化,在N2气氛下加热至860℃,随后将N2流速升至4.5×10-1Nm3/s,当料层温度达到900℃时,气体转变成N2-21%O2混合气体。在试验期间,记录距料面10mm和20mm处料层温度的变化,并测定废气中CO、CO2和O2的浓度、以及料层的压差。
试验过后,测定料层横截面的结构和形态,并采用X射线CT影像法绘制料层结构的3D影像图。
3 结果
3.1 金属铁配比对烧结料层压差的影响
图2分别示出了在全部使用焦粉(Fe-0 ACP-15)、焦粉与金属Fe混合物(Fe-50 ACP-25)和全部使用金属Fe(Fe-100 ACP-35)的情况下废气中CO、CO2和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保持ACP中CaO含量为15%不变,当金属Fe的添加量增加时,Fe经氧化后生成的氧化铁含量升高。在Fe-0 ACP-15的情况下,焦粉燃烧产生CO和CO2,到燃烧结束约需55s的时间,在燃烧过程中废气中CO浓度平均约为0.5%。由于气流从N2转换成N2-O2混合气体,因此在开始反应的前几秒,O2浓度快速升高,经过大约20s后,O2浓度轻微下降,然后再次快速升高至接近21%。在Fe-50 ACP-25的情况下,O2浓度的升高与Fe-0 ACP-15的情况相同,CO2排放量是Fe-0 ACP-15情况的一半,而CO浓度曲线与Fe-0 ACP-15的情况十分相似。在Fe-100 ACP-35的情况下,O2浓度持续升高,反应完成时间为55s。
图3示出了料层中心、料层下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研究了料层温度超过1200℃持续时间随金属Fe配比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205℃开始形成熔体。当使用金属Fe颗粒时,观察到料层中心超过1200℃的持续时间轻微缩短,而料层下部超过1200℃的持续时间得到延长。
研究了在不同金属Fe配比条件下料层压差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在Fe-0 ACP-15的情况下,在反应开始以后料层压差升高,然后在反应明显减缓之前快速降低;Fe-100 ACP-35的情况与之相反,在试验刚刚开始时压差降低,经过20s时开始升高,经过60s时压差达到最高值,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