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您还没有登录哦! 免费注册|登录
您的位置:首页  > 业内要闻  > 行业要闻  > 列表页
“不锈钢助力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于2015年3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 为了推进不锈钢在绿色建筑领域中的应用,中国不锈钢合作推进小组(成员为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不锈钢分会、国际镍协会、国际铬发展协会、国际钼协会和中信微合金化技术中心)在与会期间(3月25日上午)举办了“不锈
协会动态
《现代铁素体不锈钢的性能及应用》一书正式出版 由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不锈钢分会专家李天宝等编著的《现代铁素体不锈钢的性能及应用》一书日前已经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和山西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以国家发布的最新标准中的铁素体不锈钢材为基础,介绍了有代表性地铁素体不锈钢的性能及其应用。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了铁素体不锈钢的发展历程;第二章介绍了铁素体不锈钢的相图、相组织及合金元素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第三章
行业信息
宝钢核电关键材料研制成绩斐然 日前,宝钢中央研究院、宝钢特钢分别收到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发来的感谢信,对宝钢过去一年在核电关键材料国产化研制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对全体研制人员对核电设备制造业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继2013年顺利交付国内首次制造的2块AP 1000核电蒸汽发生器用690合金水室隔板之后,2014年,宝钢特钢承接了单重更大、板幅更宽、制造难度更大的示范堆CAP 1400项目蒸
耐材市场需求将呈波动趋降态势
1 耐材行业生产运行情况 1.1 生产运行情况 2014年,据耐材协会统计全国耐火材料产量2797.15万吨,同比降低4.48%。其中,致密定型耐火制品1656.17万吨,同比降低4.31%;保温隔热耐火制品52.63万吨,同比降低5.57%;不定形耐火制品1088.35万吨,同比降低4.68%。 1.2 进出口贸易情况 2014年,全国耐火原材料进出口贸易总额35.61亿美元,同比增长10.45
林德在苏州设立中国燃烧技术实验室——以先进技术打造“绿色”燃烧和热处理解决方案
2015年3月26日,全球领先的综合性气体和工程公司林德集团位于苏州高新区的林德中国研发中心燃烧技术实验室正式启动。该实验室是林德位于上海的中国研发中心的有机延伸,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家工业气体公司所有的燃烧技术实验室。苏州市委常委、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浦荣皋先生,苏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文彪先生,德国驻上海领事馆总领事Peter Rothen先生,林德集团执行董事Christian Br
冶金装备的“中国制造”正在推进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冶金工业展览会于3月31日-4月3日在上海成功举办。尽管受钢铁行业和企业运行艰难影响,本届展会规模略逊于往年,但仍聚集了众多国内和国际优秀企业。虽然与参展的国际大型设备和技术供应商相比,国内参展商的展位面积和布展设计总体略显逊色,但许多国内冶金设备和产品制造企业却体现出一个亮点:国产化水平显著提升。 西安华昌电炉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和重钢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联合自主研发的VD-80t精炼
普锐特冶金技术为中天钢铁改造两套线材轧机
◆改造后轧制速度提升至105 m/s ◆扩大产品范围,以打入细晶螺纹钢市场 ◆综合性改造方案,包括电气/自动化升级 普锐特冶金技术(Primetals Technologies)与江苏省常州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将对其安装在常州的两套线材轧机进行改造。此次合同的供货范围包括迷你精轧机、摩根智能夹送辊和新的吐丝机,还包括现场安装的指导服务。另外,普锐特冶金技术还将提供一套综合性的轧机电气和自
全国主要钢铁产品产量
全国主要钢铁产品产量 万吨 本月止累计上年同期止累计增减累计比同期增长,% 粗钢13052.613250.9-198.3-1.5生铁11869.811872.0-2.20.0钢材16806.916456.4350.52.1铁矿石原矿量17553.518629.3-1075.8-5.8铁合金525.4518.07.41.4铁道用钢材73.397.8-24.5-25.1重轨53.772.8-19.1-
各省市粗钢、生铁、钢材、铁矿石、铁合金产量
各省市粗钢、生铁、钢材、铁矿石、铁合金产量 粗钢 万吨 2015年 1-2月2014年 1-2月增加量 增长率,% 总计 13052.6 13250.9 -198.3 -1.5 北京 0.3 0.3 0.0 -5.0 天津 378.5 358.4 20.1 5.6 河北 3314.1 3296.6 17.5 0.5 山西 611.4 650.8 -39.4 -6.1 内蒙古 265.7 250.6
对我国钢管行业适应“新常态”的思考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四个“转向”将引导我国钢管工业未来发展方向,推
10454条记录 505/1046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金属学会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冶金信息网     钢铁标准网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属世界金属导报社所有,未经《世界金属导报》书面授权,请勿以任何方式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74号(邮编:100730)
京ICP备11022607号-15 Copyright @ 2004-2021 by www.worldmetals.com.cn www.worldmetal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