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您还没有登录哦!
免费注册
|
登录
首页
行业要闻
冶金技术
专题专栏
咨询报告
会议会展
数字报
PDF版
数据库
English
您的位置:
首页
>
冶金技术
>
品种质量
>
列表页
工艺变更分级管理及控制系统开发应用
本文介绍了南钢工艺变更的管理要求,重点介绍了工艺变更的管理流程、分级管理和线上控制系统,防止因工艺变更发生批量质量问题或用户质量异议,满足ISO/TS 22163:2017经营管理体系第三方认
新型无铅石墨易切削钢的切削性能分析
1引言 相较传统的铅合金钢,在机械加工操作中,具有石墨夹杂物的、新型易切削钢在技术上的优势更为突出。为了使其具有经济竞争力,必须对钢材设计、生产和切削性能进行进一步改进。因此,业界提出了
一种双重自修复机制的钢板耐腐蚀涂层
由于需要时间才能修复,涂覆自修复聚合物的钢板仍然可能生锈。本研究利用缓蚀剂DTBEDA形成受阻脲键(HUB),将其作为可逆交联键,进而开发出双重自修复涂层材料。将研制的双重自修复聚合物涂覆于钢
镀层冷却速率对锌铝镁合金镀层钢板组织和腐蚀行为的影响
为了了解在含氯离子中性水溶液中镀层冷却速率对热浸镀锌铝镁合金镀层钢板(Zn-5@Al-2@Mg)组织和腐蚀行为的影响,采用了一系列的试验和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较快的冷却速率降低了Zn初晶的面积
不同强度组合的拼焊板热冲压成型件组织和碰撞性能的对比分析
热冲压成型技术因其具有优良的成型性和高强度而得到稳步发展。随着TWB热冲压成型技术的发展,目前可以在不同部位自由应用所需的强度和厚度。韩国现代汽车集团研发部和现代钢铁公司技术研究中心开展了一项
包钢CSP稀土无取向硅钢产品研发
CSP生产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具有高磁感、磁性能波动小等优势,依托包钢CSP硅钢产线及稀土资源优势,开发出稀土无取向硅钢BR50W1000-50W470系列牌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攻关,研发出超薄
316L不锈钢水化学中应力腐蚀开裂的研究
1引言 由于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和力学强度,316L奥氏体不锈钢被广泛用作压水反应堆(PWR)一回路水反应堆环境下的结构材料。不过,核反应堆存在许多局部腐蚀失效,导致应力腐蚀开裂。应力腐蚀
热冲压钢AlSi镀层中添加Mg的作用
为了提高22MnB5的耐腐蚀性和减少氢吸附,在22MnB5的Al Si镀层中添加了高达5@的Mg。在金属镀层试样上进行热冲压和电镀后,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热脱附谱、循环腐蚀试验和电化学阻抗谱考
锑粉末激光表面合金化后电工钢薄板的细微组织形貌
1引言 电工钢薄板是家电产品的重要材料,在传输和分配电能上提供最佳组合。这类钢材在性能上要求高磁导率和磁感应强度,低磁损耗,以及低磁致伸缩。相关标准(如EN 10106:2009)只规定
浦项成功开发大容量储氢容器
近期,浦项钢铁公司与韩国企业ENERGYN公司合作,成功开发出大容量储氢容器。储氢容器主要用于加氢站,在高压条件下储存压缩氢气。此前,韩国的储氢容器全部依靠进口,通过自主开发产品,今后市场潜力
|<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
共
590
条记录
12/59
页
冶金技术
B型独立液货舱用低温材料贯穿裂纹特征研究
氮气对球团氢基直接还原过程的影响
用于特钢开发的评价与分析技术(一)
基于焦炉自动加热控制系统的应用实践
热冲压高强度钢板Al-Si涂层的研究
2024版钢铁行业80项极致能效技术(上)
专题栏目
信息跟踪企业版报告目录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技术报道:棒线材生产工艺及装备的最新发展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技术报道:高精度热轧自动化控制系统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技术报道:板形综合控制技术的自主研发及创新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技术报道:板带钢控轧控冷技术
钢材深加工专题1:浅谈我国钢铁工业对深加工的认识历程
推荐新闻
《世界金属导报》手机报新版本发布,免费下载,免费看
华鼎铜业与北大先锋再次合作侧吹炉配套6000立方制氧项目
服务国家“双碳”战略 支撑行业节能降碳、降本增效
中国低碳排放钢——鞍钢热轧卷
东国CM公司开发全球首款环保型彩钢板保护膜
至诚合作 共筑绿色焦炉之梦
点击排行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一) 室兰钢铁厂用钢渣骨料配制重混凝土的研究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二) 鹿岛钢铁厂钢铁渣利用技术的开发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五) 八幡厂钢铁渣的利用
钢铁行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三) 名古屋厂铁水预处理炉渣肥料化的开发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四) 广畑厂灰石材生产利用技术的开发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金属学会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冶金信息网
钢铁标准网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属世界金属导报社所有,未经《世界金属导报》书面授权,请勿以任何方式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74号(邮编:100730)
京ICP备11022607号-15
Copyright @ 2004-2021 by www.worldmetals.com.cn www.worldmetal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