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您还没有登录哦!
免费注册
|
登录
首页
行业要闻
冶金技术
专题专栏
咨询报告
会议会展
数字报
PDF版
数据库
English
您的位置:
首页
>
冶金技术
>
轧钢技术
>
列表页
协同创新 推动钢结构产业链关键技术突破
为进一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钢结构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加快推广高性能和高效能钢材应用,促进各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交流沟通,2023年3月24日,由中国钢结构协会、中国金属学会、
含钒钢的工艺特性简介
为获得良好性能的含钒钢,充分发挥含钒钢的性能潜力,在生产含钒钢时必须充分了解含钒钢的一些工艺特点。 1再加热温度低 由于钒的碳氮化物在奥氏体中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再加热时在较低的再加
中冶京诚国内首创复合型重型异型坯连铸机成功热试
由中冶京诚设计供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台兼容板坯、矩形坯、异形坯复合型连铸机,于2023年3月10日9时58分在辽宁紫竹集团鞍山汇鑫铸业有限公司首次开浇异型坯,10时58分顺利脱引锭
低温压力容器用15MnNiNbDR研制与开发
大力增加石油储备是我国的一项战略任务,战略石油储备建设过程中的设备大型发展趋势和安全保证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储罐的设计温度逐渐降低,球罐使用条件越来越苛刻,也推动了相应低温材料的发展。通过合
中冶京诚高棒核心电控技术受ICMLC国际学术会议专家好评
2月18日,中冶京诚刘东受邀参加第15届ICMLC机器学习与计算国际会议,发表“The Cont rol Syst em of Modul ar r ol l ing mil l i n hi
中冶京诚棒材全倍尺生产控制技术助力企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
螺纹钢棒材产品一般都采用定尺交货,但在实际生产中,常常产生非定尺棒材,即使在连铸区域采用定重切割,也受限于切割精度以及连铸流口磨损等因素,不能消除非定尺的存在,导致需要在收集区设置专门的工作岗
钒-氮微合金化在析出强化中的应用
除细化铁素体晶粒的作用外,V-N微合金化的另一个主要作用就是显著提高钢的强度,析出强化和晶粒细化强化对屈服强度的贡献是很大的,其中析出强化对屈服强度的贡献率为32@,晶粒细化强化对屈服强度的贡
凝共识 汇合力为新型储能产业繁荣发展添能蓄势
在“双碳”背景下,世界各国加快部署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同时出台了一系列储能利好政策,给全球储能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动力和新机遇。建立“新能源+储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
集装箱薄材热轧稳定生产控制实践
集装箱薄材由于强度高、变形抗力大,在热轧产线生产过程中时常出现头部轧破、尾部甩尾、头尾部顺折卡钢等情况,大幅降低生产效率,制约合同正常执行。结合鞍钢热轧产线集装箱薄材生产实践,通过采取工艺参数
强压下冷轧Fe-0.3%Si和Fe-0.3%Al钢板的再结晶行为和织构演变
钢铁材料的再结晶织构的形成机制因钢种、冷轧压下率、退火条件的不同而不同。本文研究了添加Si、Al对再结晶织构形成机制和织构成长的影响。 1试验方法 用真空熔炼炉制做在纯铁中添加0.
|<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
共
695
条记录
13/70
页
冶金技术
压铸模具用金属增材制造粉末S-MEC
®
加氢站用高压蓄压器JS
3
H
2
ARK
®
长寿命和省资源轴承用中碳钢的开发
添加P对钢锈蚀前后耐蚀性的影响
高速数据、分析法和AI技术在钢铁生产中的价值创造(上)
用于特钢开发的评价与分析技术(三)
专题栏目
信息跟踪企业版报告目录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技术报道:棒线材生产工艺及装备的最新发展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技术报道:高精度热轧自动化控制系统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技术报道:板形综合控制技术的自主研发及创新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技术报道:板带钢控轧控冷技术
钢材深加工专题1:浅谈我国钢铁工业对深加工的认识历程
推荐新闻
《世界金属导报》手机报新版本发布,免费下载,免费看
华鼎铜业与北大先锋再次合作侧吹炉配套6000立方制氧项目
SpaceX公司引进增材制造技术
玛切嘉利选择普锐特冶金技术对英国谢菲尔德不锈钢炼钢厂升级改造
钢协六届七次会员大会号召——和衷共济 和合共赢 共建中国钢铁更加美好的未来
钢铁企业驰援西藏 彰显责任担当
点击排行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一) 室兰钢铁厂用钢渣骨料配制重混凝土的研究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二) 鹿岛钢铁厂钢铁渣利用技术的开发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五) 八幡厂钢铁渣的利用
钢铁行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三) 名古屋厂铁水预处理炉渣肥料化的开发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四) 广畑厂灰石材生产利用技术的开发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金属学会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冶金信息网
钢铁标准网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属世界金属导报社所有,未经《世界金属导报》书面授权,请勿以任何方式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74号(邮编:100730)
京ICP备11022607号-15
Copyright @ 2004-2021 by www.worldmetals.com.cn www.worldmetal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