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您还没有登录哦!
免费注册
|
登录
首页
行业要闻
冶金技术
专题专栏
咨询报告
会议会展
数字报
PDF版
数据库
English
您的位置:
首页
>
冶金技术
>
轧钢技术
>
列表页
中冶京诚国内首创复合型重型异型坯连铸机成功热试
由中冶京诚设计供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台兼容板坯、矩形坯、异形坯复合型连铸机,于2023年3月10日9时58分在辽宁紫竹集团鞍山汇鑫铸业有限公司首次开浇异型坯,10时58分顺利脱引锭
低温压力容器用15MnNiNbDR研制与开发
大力增加石油储备是我国的一项战略任务,战略石油储备建设过程中的设备大型发展趋势和安全保证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储罐的设计温度逐渐降低,球罐使用条件越来越苛刻,也推动了相应低温材料的发展。通过合
凝共识 汇合力为新型储能产业繁荣发展添能蓄势
在“双碳”背景下,世界各国加快部署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同时出台了一系列储能利好政策,给全球储能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动力和新机遇。建立“新能源+储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
钒-氮微合金化在析出强化中的应用
除细化铁素体晶粒的作用外,V-N微合金化的另一个主要作用就是显著提高钢的强度,析出强化和晶粒细化强化对屈服强度的贡献是很大的,其中析出强化对屈服强度的贡献率为32@,晶粒细化强化对屈服强度的贡
集装箱薄材热轧稳定生产控制实践
集装箱薄材由于强度高、变形抗力大,在热轧产线生产过程中时常出现头部轧破、尾部甩尾、头尾部顺折卡钢等情况,大幅降低生产效率,制约合同正常执行。结合鞍钢热轧产线集装箱薄材生产实践,通过采取工艺参数
强压下冷轧Fe-0.3%Si和Fe-0.3%Al钢板的再结晶行为和织构演变
钢铁材料的再结晶织构的形成机制因钢种、冷轧压下率、退火条件的不同而不同。本文研究了添加Si、Al对再结晶织构形成机制和织构成长的影响。 1试验方法 用真空熔炼炉制做在纯铁中添加0.
创新发展结硕果 戮力同心创辉煌
为推广钒在钢铁以及非钢领域的应用,促进钒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2月21日-22日,由钢铁研究总院钒应用技术推广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办的“2023年钒应用技术推广中心项目推进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高品质超薄DR材高效制造技术开发与应用
1前言 DR(Doublecold Reduced)材属于大宽厚比超薄带,广泛应用于包装、电信、家电等行业,市场要求其更薄、更高强且绿色环保。对于超薄带来说,夹杂物尺寸难以稳定满足<20
超高耐蚀PosMAC Super钢板的研制
目前,韩国POSCO已经开发了PosMAC Super产品,这是一种具有超高耐蚀性的热镀锌钢板。PosMAC Super的耐蚀性比现有的PosMAC3.0高两倍,比GI高十倍。因其可以应用于高
高品质商用车车轮钢高效化制备及应用关键技术
项目背景 我国汽车原油消耗占比70@,商用车约占国内汽车燃油消耗的70@,轻量化意义重大,车轮作为行走部件,其轻量化节能效果是车体的5倍以上,是减重的关键。立项之初,我国商用车车轮钢最高
|<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
共
711
条记录
15/72
页
冶金技术
本钢板材公司运用DeepSeek大模型赋能设备智能运维
汽车曲轴高频淬火处理回顾和展望
气基竖炉氧化铁直接还原模型研究进展
高性能烧结高速工具钢制造的研究
JFE钢铁公司的电机性能评价技术
Nb提升高性能无缝油井管抗SSC性能应用研究
专题栏目
信息跟踪企业版报告目录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技术报道:棒线材生产工艺及装备的最新发展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技术报道:高精度热轧自动化控制系统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技术报道:板形综合控制技术的自主研发及创新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技术报道:板带钢控轧控冷技术
钢材深加工专题1:浅谈我国钢铁工业对深加工的认识历程
推荐新闻
《世界金属导报》手机报新版本发布,免费下载,免费看
华鼎铜业与北大先锋再次合作侧吹炉配套6000立方制氧项目
2024年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78亿吨
安赛乐米塔尔日本制铁印度加强废钢资源保障公司
实现零人工干预的高线厂活套张力控制技术
3月份中国钢铁PMI显示钢铁业缓慢恢复 市场价格偏弱震荡
点击排行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一) 室兰钢铁厂用钢渣骨料配制重混凝土的研究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二) 鹿岛钢铁厂钢铁渣利用技术的开发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五) 八幡厂钢铁渣的利用
钢铁行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三) 名古屋厂铁水预处理炉渣肥料化的开发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四) 广畑厂灰石材生产利用技术的开发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金属学会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冶金信息网
钢铁标准网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属世界金属导报社所有,未经《世界金属导报》书面授权,请勿以任何方式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74号(邮编:100730)
京ICP备11022607号-15
Copyright @ 2004-2021 by www.worldmetals.com.cn www.worldmetals.cn. all rights reserved